冀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設計4
教
學
過
程拓 展一。用我們的研究結論說明溫度計的工作原理(第三課時)引入一.活動:“固體受冷、受熱的研究” 1.仿照活動1來研究。 2.交流我們觀察到的現象及解釋。探究活動一.活動:“氣體受冷、受熱的研究”1.猜想乒乓球鼓起來的原因。 2.根據我們的假設設計實驗。 3。共同交流得出結論。 二.活動“生活應用” 1.看圖解釋現象。 2。記錄更多的現象及解釋。 3。向全班介紹自己的發現。板書 設計17.讓癟乒乓球鼓起來液體受熱、受冷的研究:固體受熱、受冷的研究: 氣體受熱、受冷的研究: 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固體、液體、氣體都有--------------的性質
四年級上學期 科學教案 年7月 第19周課題18.鹽到哪里去了類型新授課時三課時
教
學
目
標探究目標1.能預測各種物質與水混合后的結果。 2.能實事求是的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3.能設計分離與混合物體的方法。 4.能舉例說明有一些變化是可逆的。情感目標1.能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設計的分離混合物的方法。 2.實事求是的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知識目標1.能用自己的說明溶解的含義。 2.能用可逆變化的原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教學方法復習鞏固√現代教學√自主探究
√
記錄匯報
√創設情景√引導觀察√分組合作
√
交流展示
√啟發引導√激發質疑√師生互動
√
表優勵缺
√
教
學
過
程(第一課時) 引入一.游戲:“猜猜這是什么溶液?”1.生自由猜測。 2。教師揭謎。探究活動
一. 活動 “混合”
1.照課本提示混合物體,觀察現象。
2。把觀察的結果記錄在調查表上。(課本67頁)
3。根據物體在水中的變化情況進行分類,將自己的標準和結果記錄下來。
二。討論活動
1.分組討論:“物體在水中的變化有什么不同?食鹽和糖去哪了?”
2。理解什么叫溶解。
拓展一.用實驗驗證更多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物體(第二課時)引入一.談話:“你知道還有哪些能溶于水的物體嗎?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1.生自由發言。探究活動一.活動:“分離”1.選擇工具分離不溶于水的物體。 2.試用不同的方法分離混合物。3.記錄我們的不同方法。 4.分小組交流多種方法。
教學 過程二.活動 :“海水曬鹽1.自主學習。 2.交流學習心得。拓 展一。搜集有關溶解和分離的資料(第三課時)引入(創設情景):老師手中的汽水在開時有什么現象?你怎么解釋這種現象呢? 生自由發言探究活動一.活動:“分離溶液與溶質”1.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2.選擇一種或兩種方法試一試。 3.將自己使用的方法和觀察到的現象與同學交流。 二.交流活動 1.夏天出汗后為什么會在衣服上留下白色的東西? 2.理解什么是可逆的變化。 3.舉例說明更多的可逆變化。拓展一.看圖說說板書 設計18.鹽到哪里去了活動:“混合”:沙、鐵粉、食鹽、鋸末、白糖分類:標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