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二單元教材解析
安好
習作2
老師不在……
與文本對話:
“習作2”是“老師不在……”,要求學生寫別人不知道的,誰都沒告訴過的事。一開始看到這個習作要求的時候,沒覺得什么特殊的地方,可是后來仔細推敲推敲,才發現,這次習作并不好寫。首先從題目要求來看,編者想要學生練寫的是一個小秘密。既然是小秘密,那么一定是老師不知道的。現在我們需要學生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秘密。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其次,教師要引導好,寫清楚老師不在的原因。而不是老師無故離堂,避免老師的尷尬。再次指導關鍵在于讓學生獨立審題、選材、構思、寫作和修改,說出心里話,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學生“自我表達”的思想內容,也許不一定健康,作為教師萬不可上綱上線,堵塞學生表達的欲望,只有“疏”才便于“導”。寫出好事、趣事自然好,當學生寫出錯事后,教師要善于發現他是否在“懺悔”,要善于尋求教育良方。雖然是錯事,但寫得具體生動,以此為切入點,可以表揚激勵,教人求真求善;還要注意保密,讓學生把本次習作寫在安全的地方,請自己信任的教師、家長或同學評判,反復修改,永久珍藏。
學生應該學的:
1.能按“習作要求提示”選擇和小伙伴之間發生的老師不知道的故事,自擬文題寫下來。
2.創設或預設老師不在的情境,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把內容寫具體,情節寫生動。
3.通過閱讀例文,掌握習作的立意選材、寫作技巧,知道怎樣把老師不在場的情形寫具體。
4.能主動用正確的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養成多讀多改的良好習慣。
我們可以做的:
一、主題閱讀
1.利用午間閱讀的時間,組織學生一起閱讀上面的材料。在閱讀的過程中談閱讀的收獲。
2.利用午間閱讀的時間讀推薦的課外書籍,做一些讀書筆記。
3.利用閱讀課組織學生交流閱讀感悟。
以上安排在兩周前進行學習。
二、實踐體驗
1.提前一周內創設幾次老師不在教室的情境,讓學生積累生活經驗。
2.完成體驗記錄表。
三、習作教學
(一)打開話題,引發討論
1.引發討論的話題。俗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學生發言時要盡量啟發多種情況:如父母不在家,老師不在教室,在比自己小的孩子面前等)
2.揭示本次習作的話題:老師不在的時候。
3.引發話題:老師不在的時候,你的同伴在做些什么呢?是怎樣稱“大王”的?
(二)交流話題
1.同學們,在你的學習生活中遇到過老師不在教室的情況嗎?因為什么原因老師不在教
室呢?(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開會、臨時有事、聽課、學習;在時間上也有不同的:一會
兒、一節課、一段時間……)
2.當老師不在教室時,你的同伴在做些什么呢?閉上眼睛回憶一下。指名生交流老師不在時做的事情。
3.小結過渡:其實,不管是好事還是錯事,或者是有趣的事,都可以說出來,關鍵是要說真話。(教師可列舉一個自己的例子以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三)例文引路,領悟方法
1.老師不在的時候同學們有這么多秘密的事情。怎樣才能把老師不在時同學們的表現寫好呢?請大家來看一篇例文。
2.閱讀例文(下水文一),感悟寫法。思考:(1)這篇文章是怎樣寫好同學們的表現的?(2)除了吵鬧的情形,還會有哪些情形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