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嶺南版)
三、展示與講評
學生作品展示;
評一評:誰的作品最能表現刮大風的情景?
通過自評、他評,鼓勵自信,培養個性。
教學后記
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按要求完成作業。課后嘗試用深藍色或黑色的紙,運用尖物刮劃紙面的方法,制造雨天的特殊效果。
第14課 奇特的熱帶植物(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熱帶植物的形態特征、生活環境及相關的科學知識;
(2)學習科學的觀察方法,大膽地創新表現;
(3)學會運用線條、色彩的裝飾去表現事物的特征。
2、過程與方法:
(1)欣賞熱帶植物的形態特征,并從中了解相關植物知識體驗自然生態之美;
(2)引導學生到植物園觀察與寫生,以不同視角去表現;
(3)在表現過程中體現構成美和學生的創造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 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認識熱帶植物的生存環境及外形特征,增強環保意識;
(2) 從實踐中抒發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圍繞熱帶植物不同的外形特征進行大膽的繪畫表現。
教學難點
怎樣以“熱帶植物形態、紋理的裝飾與構成”表現畫面的層次!
教學準備
整理本校的植物園,收信有關熱帶植物的圖片。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 課堂導入
通過植物園的實物、錄像、圖片等禮堂語言引導學生講述自己所認識的熱帶植物及其生存環境和生活特征。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
利用圖片或媒體引導學生認識不同的熱帶植物,并說說它們奇特在哪里?(啟發學生聯想:圓的像什么?扁的像什么?高的像什么?矮的像什么?葉像什么?莖像什么?花有何特別?)以仙人掌為例,比較與其他植物有何不同?它們生存的土壤環境如何?
活動二
通過欣賞,你們能聯想到什么?你們喜歡嗎?為什么?
活動三
欣賞課本學生作品說一說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去表現的?如果我來表現,又該如何去表現呢?引導學生用概括、集中、強化、夸張甚至幻想的方法表現出來,并注意線條的疏密、粗細的變化。
活動四
指導學生繪畫合作表現。
三、展示與評價
組織學生集體展示作品,互相欣賞,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養個性。
教學后記
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想像力豐富,畫出了一些充滿想像力的畫,展示時,能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進行他評和自評。
第15課 家鄉的山林(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觀察與比較,能用語言評述攝影作品及大師、農民畫家的作品;
(2)能應用重疊組合的方法構成畫面,并能初步掌握同類勾搭運用和應用遮擋手法表現山林的空間層次。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家鄉山林資料收集進行欣賞、感受、比較、分析,讓學生感受大自然之美;
(2)在探討中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3)在探索是了解和掌握各種表現手法,在創作中體驗小組合作活動的樂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關心家鄉山林的情感和環保意識,從小養成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