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嶺南版)
認識廢物利用,培養環保意識,體會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選擇合適的紙材和方法,進行高樓的“形與色”的設計與立體制作。
教學難點
(1) 對剪、切、劃線、折、鏤空、粘貼、組合、堆砌等技能的學習;
(2) 從平面到立體的設計過程。
教學準備
有關現代建筑的圖片、舊紙盒、舊掛歷、彩色卡紙、雙面膠、直尺、美工刀等。
教學過程
一、 課堂導入
課前播放具有代表性的高樓錄像。導入課題。
二、講授新課
1、 欣賞范作及課本圖例,回憶砌積木的經驗,激發學習的興趣。
2、 探究高樓的制作方法(小組探究)。設問:范例中的高樓大廈是由哪些材料制作出來的?由哪些幾何形組成的?你能說說它們的制作方法嗎?你能有更好的想法嗎?
3、 引導學習制作高樓的方法,示范“挖、剪、貼、組合”等,著重強調使用工具的安全。
4、 制作高樓的實踐活動(單獨或小組合作進行)
5、 成果分享:
(1) 分類組合(居民區、工業區、娛樂區);
(2) 引導學生歸納小結;
(3) 培養環保意識,注意衛生。
三、展示評價
小組自評、互評后選派學生作導游介紹“新城區”的風光。
教學后記
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充分想得到廢物利用,做出了一些造型美觀的高樓大廈,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也增強的學生的設計意識。
第20課 我們心中的校園(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習簡單的平面圖表現方式,學習簡單的效果圖表現方法;能發現并收集身邊可以用于造型活動的廢舊材料,能綜合運用找到的材料與同學合作完成“未來的校園”的模型。
2、過程與方法:
設計前進行預先準備各種材料。在探究和實踐中發展設計思維,在參與“展示”活動中感受快樂。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樂意與同學合作;認識廢物利用,養成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從平面圖表現到立體造型的興趣,感受材質的特性。
教學難點
校園模型的選材構思方法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教學準備
有關校園的圖片、舊紙盒、舊掛歷、彩色卡紙、雙面膠、直尺、美工刀等。
教學過程
一、 課堂導入
組織學生說一說收集材料和考察校園的環境的感受。導入課題。
二、講授新課
1、 結合學校等級評,估開展以“愛我校園”為主題的活動。
比一比:我們的校園與課本圖片中的校園相同嗎?我們的校園有什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