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師:最后讓我們伴著《永遠是朋友》這首歌,找到自己的好伙伴,說一說自己的心里話。
檢查學生課下預習情況,了解課文大意。
了解學生讀課文情況,根據預習情況可以及時調整教學,做到讓學生讀正確、讀流利即可。
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靜下心來感受,整體感受故事帶給心靈的沖擊。
以“感動”為主線貫穿文本的感悟,通過勾畫,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
與同桌合作,一方面培養合作意識,讓學生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暗扣主題“伙伴”
通過交流,抓住重點語句,感情朗讀,讓學生體會伙伴在一起的快樂,及伙伴間的相互關心和彼此牽掛。學生經過細致深入的閱讀文本,產生發自內心的感動。
聯系實際生活,加深理解
與老師的合作讀,教師的情感有助于進一步感染提升學生的情感,達到情感的升華。
通過完整復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初步感知多義詞。讓學生舉出學習中曾經遇到過的一詞多義的現象,達到知識的擴展。
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合作能力。
制作生字卡片實際上是讓學生趣味寫字,在制作卡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讀有關友誼的格言從中會受到更深一層的啟示,與自己的伙伴說說心里話,增強學生伙伴間的情感,指導學生將對本科的理解遷移到生活中。
《信任》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出示有“告示”的圖片),圖上有什么?(公路、告示)這個告示,告訴了我們了什么?看后,你有什么想法或疑問?((1)那里的桃子真的能自己采嗎?(2)真的是三里路嗎?(3)真的有桃園嗎?)
既然大家有這么多疑問,你們想不想去看個究竟?(板書課題:信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完后,把結果告訴老師。
2.思考:這篇課文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課文寫了“我”和姐姐到一個無人看管的桃林,自己摘桃子,自覺付錢的故事。)
三、研讀課文,合作探究
1.這次采摘桃子,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默讀課文,畫出文章的中心句。
2.仔細讀讀課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畫出有關的語句,寫簡單的批注。(先自己找,再在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告示牌
a.出示:桃子——自采——三里路
b.告示牌上只寫了七個字,是什么意思呢?它把人們引向什么地方?
c.三里之外真的有桃林嗎?“我”和姐姐找到果園,采摘到了桃子嗎?
(2)木桌上的留言
出示:屋前有一張木桌,桌上擱著幾只竹籃,籃下壓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五元錢,盡管自己采,然后把錢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a.紙條上哪些詞最能表現主人對客人的信任?“盡管”還可以換成什么詞?
b.你從這張紙條中獲得哪些信息?
c.從這張紙條上,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主人?(熱情,有禮貌,信任客人,友好……)
d.讓我們以主人的語氣,把這張紙條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