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讓學生學會抓住重點句里的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此基礎上達到情與情的交流,隨情入境,更好地懂得、接受、感知作者之情,實現感情的碰撞。
有效激發學習期待。
四、板書設計
吹糖人 憶糖人
理清文章的脈絡層次。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追隨著那清脆的鑼聲,在鄉下孩子的帶領下,初步了解了糖人師傅剛剛到來時的情景,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鄉村,走近糖人。
順承著上節課的情感流淌,引領學生自然而然再次進入書中描述的場景之中。
二、細讀課文,深入體驗。
1.教師范讀全文,學生思考:糖人究竟給鄉下孩子帶來了哪些快樂?找依據,說理由,解情感,讀課文。
2.四人小組內互相讀一讀,說一說。
3.全班匯報交流。
①第二自然段:
a“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些生靈。”——說明糖人師傅的作品種類繁多,技藝純熟,令人稱奇。
老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展示收集來的“糖人”資料,然后再讓學生補充可能還會有哪些“小生靈”呢?用 “一會……一會……”的句式練習說話。
b“伸長脖子”、“瞪圓眼睛”“恨不得撬開”——寫出了孩子們對吹糖人過程的好奇。
此時,可以插入“吹糖人”的視頻資料,加深認識。
c“羨慕”——說明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自己鐘愛的糖人。
d“老遠、老遠”——說明大家緊緊跟隨,不肯離去。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情感,適時進行個性化的朗讀。
②第三自然段
a教師先引導學生想象一下“一個糖人一個故事,會有哪些糖人和有趣的故事呢?”
b引導學生抓住“端詳”、“舔舔”、“鄭重”、“小心”、“不想咬碎”等詞語來體會孩子們舍不得吃糖人,以及對糖人的無比珍愛,并隨機進行感情朗讀。
c大家都還沒有吃夠、玩夠,糖人就這樣融化了,消失了,你覺得可惜嗎?為什么?
糖人雖然融化了,但是由它帶來的那份美好的情誼卻深深印刻在孩子們的心中。
③第四自然段
整體回顧全文,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前文說“糖人融化了,消失了”,而這里卻說 “糖人在我的心中還沒有融化呢”?
4.齊讀全文。
中心問題的提出,既指向文章的主旨,又是對學生學法的引導。
繼續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感情,發掘文字背后的故事,想象文字描述的場景,感受文字帶來的的魅力。同時,這也是解讀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