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同鄉下孩子來到五月的田野,結交了新的漢字和詞語朋友,還一起分享了麥苗和豆莢的心情。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田野,瞧瞧鄉下孩子獨有的樂趣,感受那份自由與快樂。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五月田野的自然風光,引發孩子走入回憶。)
順承著上節課的情感流淌,引領學生自然而然再次進入書中描述的場景之中。
二、讀中感悟。
1.師生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2.教師追問:你還記得鄉下孩子都在忙碌些什么嗎?
3.交流討論:
他做了這么多事,你對其中的哪兒最感興趣?請在小組里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讀一讀、說一說。
(閱讀和交流提示:
①仔細閱讀,把感興趣的地方畫下來。
②抓住重點字、詞,體會人物心情。
③給同伴說感受,把心情讀出來。)
1.全班交流。
第三自然段:
①“五月的風暖暖的,油光光的泥土軟軟的……冒出來,真舒服。”
“暖暖的、軟軟的”是什么樣的感覺?結合生活談一談,讀一讀。
“冷不丁地”是怎么冒出來的?通過這句話,你覺得在田埂上走路有何感受?讀出來。
②“折一根柔軟的柳條……在田野上撒著歡兒地跑。”
注意一系列的動詞,可以讓學生用動作加深理解。
“撒著歡兒地跑”是怎么跑?想象著你就在田野上撒著歡兒地跑,來讀讀這句話。
③“把鴨子……把羊兒……家里的小兔又有青草吃了。”
通過這段描寫,你發現鄉下孩子怎樣的品質呢?
他們攆鴨、趕羊、為小兔拔青草時心里在想什么呢?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吧。
第四自然段:
“噴香”是怎么香啊?為什么自己做的飯會噴香?把你的想法送進你的朗讀中。
第五自然段:
“乏了”是什么意思?哦,干了那么多的活,當然累了。讓咱們都找個舒服的姿勢,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
教師讀“吃飽了,我們也乏了,往草地上一躺,閉上眼睛。(停頓一會兒)當我們睜開眼睛的時候——”
學生睜開眼睛,看——(課件播放黃黃的麥田圖和青青的豆莢圖。)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哦,黃的是麥子,青的是豆莢!”
中心問題的提出,既指向文章的主旨,又是對學生學法的引導。
繼續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感情,發掘文字背后的故事,想象文字描述的場景,感受文字帶來的的魅力。同時,這也是解讀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深化主題。
1.教師思考:五月的田野究竟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學生交流讀后的心情和想法。 從分析課文局部回歸到全篇的整體感知。
四、教師總結
五月的田野里,不僅麥苗在歡笑,羊兒在奔跑,孩子們在盡情地撒歡、熱情地勞動,五月的田野里還充滿著無數純潔而美妙的故事……在這節課結束之際,就讓我們帶著美好的暢想一起聆聽這首歌——《我們的田野》。歌沒有唱完,我們對自然的向往也才剛剛開始。希望你在奔向田野、擁抱朝陽的同時,能為它寫下動人的歌!
深化主題
情感升華
五、課下作業
1.親自到田野里去感受一下這獨特的童年的樂趣,然后把你的快樂記錄下來,我們一起分享。
2.借助工具書,了解十二個會寫字的基本意思,口頭組詞至少兩個。
由課內延伸至課外,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同時也是對課文情感的進一步理解……
第三課時(略)
1.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