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
②請同學們自學后面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體現了陶罐和鐵罐怎樣的態度?鐵罐:傲慢、狂妄 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③請同學們看到書101頁的插圖,看一看,哪個罐子是陶罐,哪個是鐵罐,為什么呢?
7.指導朗讀1——9自然段。
①通過1——9片段段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鐵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讀一讀。
②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讀出陶罐的謙虛。
③分角色朗讀:男生讀鐵罐說的話,女生讀陶罐說的話。敘述的語句就由老師朗讀。
④請兩位同學把剛才讀的內容演一演。
四、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生了爭吵,最后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么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么樣子?鐵罐呢?(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現陶罐時,人們的態度怎樣?為什么呢?(高興、驚訝)(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從這則寓言中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聯系學生的課文和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五、總結課文
這則寓言采用了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待問題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業:
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告訴他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
《三個問題的答案》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生活學習中大家都有很多的問題,今天我們就要來一起看看小木偶的問題,并來幫他解決,你們愿意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學生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三、配樂聽讀感知,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在一段輕松活潑的音樂中進行范讀。
2.學生自己讀課文,勾出不認識的生字。
3.師指名讀課文(2——3名)。
4.小老師進行檢查。(檢查時個別字可讓學生組組詞、或說句話。)
四、再讀課文,大概了解課文內容
師明確讀文要求:要把字音讀準、句子讀流利。
五、精讀體悟
在學生初步感知、感悟課文后,指導學生精讀體悟
1.師:大家了解了小木偶的三個問題了,你能幫他回答嗎?
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在交流過程中,教師不要強調答案的正確統一,要傾聽孩子的想法,給孩子充分表達的機會。
2.師:你們的想法都很好,小天使也為小木偶作了解答,讓我們看一看小天使的答案。
(1)首先找學生把小木偶的第一個問題讀一讀。然后引導學生快速的默讀第一部分,找到小天使的答案。后兩個問題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