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教材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
整理和復習對這一單元進行全面系統地整理和復習。教學時可注意:(1)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形成知識網絡。(2)通過遷移比較,促進學生掌握易混知識的聯系和區別。(3)重視抽象和概括,抓住本質特征。練習十第3題,這道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比較表面積和體積,避免發生混淆,分清這兩個概念和各自的計算方法,而且還使學生在計算填表中發現變化規律。第4*題,圖中畫的兩個長方體,都有一部分被遮擋住,要求學生從未被遮擋的部分看出它們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并算出體積。這可以提高學生看圖的能力,發展空間想像能力。五、教學建議1.注意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探索圖形的特征,豐富空間與圖形的經驗。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可以從現實生活情景引入,通過對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狀的觀察,抽象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圖形,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學習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中物體的形狀。表面積、體積和容積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接觸到,教學中應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解決問題的意識。2.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養空間觀念,建構新知。空間觀念的培養應通過多種感官協同作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對長方體實物或模型進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和空間位置關系,從而對長方體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在體積的教學中,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感受到物體占空間,不同物體所占空間有大有小,從而深刻地理解體積的含義。通過用小正方體來擺不同形狀的長方體,來觀察、猜測、歸納、推理出長方體的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