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案(第一單元 方程)
三、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告訴大家你獲得的新知識是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主意的?
習題超市:
一、填一填:
1、黑兔有150只,是白兔只數的2倍,求白兔有多少只?
( )的只數×2=( )的只數
( )的只數÷( )的只數=2
( )的只數÷2=( )的只數
2、小軍的體重是35千克,比爸爸輕31千克,爸爸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 )的體重+31千克=( )的體重
( )的體重-( )的體重=31千克
( )的體重-31千克=( )的體重
二、數學樂園
在一年一度的植樹活動中,一共有11名老師參加了植樹活動,一名男老師一人植2棵樹,兩名女老師共植一棵樹,問男老師和女老師各多少人?
板書設計及課后反思:
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小軍的成績-小剛的成績=0.06米
解:設小軍的跳高成績是x米。
x-1.39=0.06
x=1.39+0.06
x=1.45
答:小軍的跳高成績是1.45米。
非洲象的體重×33=藍鯨的體重
解:設這頭非洲象大約重x噸。
33x=165
x=165÷33
x=5
答:這頭非洲象大約重5噸。
教材簡析:
例7和相配合的“試一試”“練一練”教學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主要解決相差關系和倍數關系的問題。這些實際問題里都有一個關于“相差多少”或“幾倍”的已知條件,只要抓住這個條件分析相差數或倍數的具體含義,就能找到實際問題里的等量關系。
首次教學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例7有三個內容:
一是怎樣尋找數量間的相等關系,二是這個問題為什么列方程解答,三是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與格式。這三個內容中,第一個最重要,另兩個內容都能在第一個內容中得到啟示。
這道例題的相等關系“小軍的成績-小剛的成績=0.06米”,是從“小剛比小軍少跳0.06米”得出的。分析這個已知條件,首先想到小剛跳的米數、小軍跳的米數與0.06米是三個有關系的數量;接著想到小軍跳的米數多,小剛跳的米數少,0.06米是他們跳的米數的差,等量關系就出來了。把文字敘述的相差關系改變成數學式子表示的相等關系,就列出了方程。
“小軍的跳高成績不知道,可以設為x米,再列方程解答”這句話是指著等量關系說的。在等量關系中,兩個數量已知,一個數量未知,如果把未知的數量設為x米,很容易列出方程。再通過解方程,就能算出未知的數量。這就是為什么列方程解題的原因,學生體會這一點,也就體會了列方程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于是,解題活動就在尋找等量關系的基礎上,很自然地按照“寫設句——列方程——解方程”的順序進行,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由此而得出。
在交流中讓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列方程,是因為在分析小軍跳的米數多,小剛跳的米數少,他們跳的米數相差0.06米時,學生有可能用“小剛跳的米數+0.06=小軍跳的米數”表示等量關系。教材對此表示肯定,并不要求學生一題多解。
“試一試”輔助學生尋找相等關系,在分析“藍鯨的體重是一頭非洲象的33倍”這個條件的基礎上,以填空的形式得出等量關系。其他解題活動由學生獨立完成,逐漸熟悉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練習中涉及的等量關系有了擴展,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單價×數量=總價等,要盡量讓學生獨立尋找和應用等量關系列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