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xué)實錄
二、只有形象才是活的,而抽象卻是死的
人物的形象離不開他的語言,離不開他的行為,離不開他的表情,離不開他的細(xì)節(jié)。所有這一切的綜合使人物形象站起來活起來。但是我們的語文課,在很多情況下面是反其道而行之。我記的有一位老師上《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他也是抓住神機妙算這個詞,他問孩子們:“你們知道神機妙算是什么意思嗎?讓咱們一個字一個字的落實,你知道神是什么意思?”孩子們說:“神就是神奇。”“嗯,那么機呢?”“機就是機智。”“妙呢?”“妙就是巧妙。”“算呢?”“算就是謀劃。”“連在一起,神機妙算是什么意思?”“神機妙算就是神奇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很好,你們自個讀讀課文,看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刻畫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于是孩子們就讀課文了。有一個孩子說:“我從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從這點上體會到諸葛亮知天文。”老師非常高興,板書“知天文”。“同學(xué)們,你們還從別的什么地方體會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呀?”一個孩子說了:“諸葛亮說了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后面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dāng)橙送蝗粊砉ィ响F很大,我們不知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向他們放箭。’從這體會到了諸葛亮對曹操的為人了如指掌,說明諸葛亮識人心。”老師板書“識人心”。完了又一個孩子說:“我從一開始的‘船頭朝西,船尾朝東。’到后來的‘船頭朝東,船尾朝西。’到‘諸葛亮回來時候是順風(fēng)順?biāo)摹!闯鲋T葛亮對當(dāng)時的這個地理環(huán)境情況是非常熟悉的,做了周密的安排,從這點上我知道諸葛亮是懂地利。”老師非常高興,板書“懂地利”。完了請同學(xué)們看黑板:“大家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xiàn)在一知天文,二識人心,三懂地利。同學(xué)們都明白了嗎?”“明白了。”完了,這個課就算結(jié)束了。我說這叫什么?這叫扒了諸葛亮的皮、抽了諸葛亮的筋、吸了諸葛亮的血之后,剩下的諸葛亮的那一副骷髏。在非常理性的一種解剖下面,形象被抽象了,形象死掉了,諸葛亮的運籌帷幄、諸葛亮的胸有成竹、諸葛亮的雍容大度、諸葛亮的溫文爾雅、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所有的人物形象都被抽干了。所以我的觀點,像這樣以塑造人物形象為己任的小說,我們絕對不能用一種非常抽象的方式去教。我們必須用形象的方式去教人物的形象,然后使人物的形象在紙面上站起來,在紙面上豐滿起來,在紙面上活起來。這是我想談的第二點。
三、只有通過品讀活的語言,才能夠真正儲存活的形象
我覺得形象化的語言,是刻畫人物形象的最好的載體。那么要讓孩子們感悟形象、樹立形象、再現(xiàn)形象、描繪形象,那就必須品讀課文當(dāng)中富有形象色彩的語言。在這篇課文的教學(xué)當(dāng)中,我主要抓了兩處非常形象的語言點。第一處呢?就是“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一般老師可能僅僅注意到這話是客觀的對天氣情況的一種描述,他讓孩子們?nèi)ジ形虻脑挘蟾乓簿偷竭@個層面為止了,就是這場霧非常大,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但是我覺得,從把握人物形象這個角度來看,其實這句話大有內(nèi)涵。我這樣讓孩子們設(shè)想,因為這個時候諸葛亮和魯肅都坐在船里面,他們都看到了這場大霧,那么假如你是魯肅,你看到這場大霧是什么反應(yīng)、什么感受?把你的反應(yīng)、你的感受讀出來。很顯然,因為魯肅他并不知道三天之后長江之上有那么大的霧,而且魯肅和諸葛亮坐在船上,船又是駛向曹軍水寨的,霧這樣大,前方的情況看不清楚,過去的話非常危險。所以,當(dāng)魯肅看到這場大霧的時候,他會感到非常吃驚,他會感到害怕,這就是魯肅這個人物的形象。有這樣一個人物形象,他對環(huán)境會作出這樣一種反應(yīng)。于是我就引導(dǎo)孩子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魯肅的這種感受讀出來,進而去感悟魯肅這個人物的形象。而諸葛亮呢?正好相反,為啥?因為諸葛亮三天之前早就算準(zhǔn)了這場大霧,他知道,所以他看到這場大霧不但不吃驚,反而在心中是非常高興、非常得意。看,大霧果然出現(xiàn)了,這正是我所期待的。所以,當(dāng)他面對這場大霧的時候,他來讀這個句子的時候,他會讀得非常高興、非常自信、非常得意。這是什么?這就是這個人物的形象。那么,通過這樣一個語言點的讀悟,對人物形象進行再現(xiàn)、進行再造,使這個人物形象深深地植根到孩子們的精神世界當(dāng)中去。借助這個人物的形象,使這樣的語言、這樣形象化的語言也深深地植根到孩子們的語言世界當(dāng)中去。這是一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