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實錄
老師:分析得不錯。
學生2:第一天第二天雖然說沒動靜,其實他這邊盤算著吶,第一天第二天說明他做事情不是非常得急,而是他沉著冷靜。
老師:你還注意了諸葛亮的沉著冷靜、胸有成竹。
學生3:如果你直接寫到第三天四更時候的話,說明他非常直接就想到這里了,而沒有想他那么的非常的,就是我說的那個沉著冷靜。
老師:噢,還有,請你。
學生4:這樣還能看出諸葛亮在立軍令狀的時候非常有把握。
老師:非常有把握。如果你作為一個旁觀者,一個不知內情的人,人家都著急死了,諸葛亮你完蛋了,你怎么還不動啊?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火已經燒到眉毛上了,你怎么還沒動啊?一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而這個時候,咱們這位仁厚老實的魯肅,還不知道諸葛亮把他請去干嘛呢。是不是?誰的謀略高?
學生:(齊答)諸葛亮。
老師:誰的智慧高?
學生:(齊答)諸葛亮。
老師:這就是諸葛亮!你們說諸葛亮他神不神?
學生:(齊答)神。
老師:妙不妙?
學生:(齊答)妙。
老師:難怪周瑜聽了魯肅的回答之后說──
學生:(齊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師:同學們,剛才咱們用了前后聯系的方法,前面一句后面一句把它們聯系起來,是不是?前面那句話是反映諸葛亮的預測,后面那句話是反映事實的,這樣一聯系,就能體現他的神機妙算。你再仔仔細細地讀讀課文,找一找前后那句話聯在一起能夠反映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注意,是前后兩句話,前面是諸葛亮想的、預測的,后面是事實上發生的,這個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學生:(默讀課文,尋找相關句子。教師做現場巡視。)
老師: 咱們來交流交流好嗎?
學生1:我覺得還有“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這是諸葛亮預測的。
學生1:還有就是“曹操在營寨里聽到了擂鼓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一開始諸葛亮就預測到在大霧的時候,曹操不敢把他的兵派出來,到后來又寫曹操在營寨里聽到諸葛亮他們的鼓聲和吶喊聲,就讓弓弩手向他們射箭,從這里體現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老師:是啊,諸葛亮前面這樣說,曹操后面果然這樣做,是不是呀?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兩段話。(引讀)諸葛亮笑著說──
學生:(齊讀)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在營寨里聽到了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 “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
老師:同學們,諸葛亮他是怎么說的?
學生:笑著說。
老師:他是笑著說的。我覺得這篇課文挺有意思,我發現這篇課文寫諸葛亮說的地方一共有十一處,前面諸葛亮說‘水上交戰用弓箭最好。’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諸葛亮說‘我怎么敢和都督開玩笑,我愿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罰。’都是諸葛亮說諸葛亮說。但是我們發現,只有這個地方在諸葛亮說的前面加了一個‘笑’字,諸葛亮笑著說。咱們一起來讀一讀,諸葛亮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