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瞧,搖頭晃腦背得真投入。 2、對話導入:剛才我們一起背了許多古詩,從朗朗的背詩聲中老師感受到了大家對古詩的熱愛。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座寶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走進這座寶庫,去學習一首新的古詩。。 二、整體感受:勾勒牧童輪廓。 1、老師板書課題:所見。誰愿意把詩的題目讀給大家聽聽。 這個生字的音讀得真準,是平舌音,請你帶大家讀讀。有誰能為所找個朋友? 釋題:“見”什么意思?“所見”就是所看見的。 2、告訴學生:這首詩是清代大詩人袁枚寫的,詩里寫的內(nèi)容都是詩人袁枚親眼所看見的。(出示袁枚及詩) 3、自由讀讀詩,看看袁枚都看見了什么?圈出沒學過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爭取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生自由讀) 誰會讀?(請兩個)正音。——請你讀給同桌聽一聽,讀錯的字幫忙糾正一下,讀的好的,請你送上你的掌聲鼓勵一下。——都會讀了,那我們一齊讀。 (隨機進行正音和生字的認讀。蟬、振、聲、意、欲這幾個字稍難讀,注意這些字的發(fā)音。蟬:是什么?什么季節(jié)會叫個不停?閉:誰能為他找個朋友?立:說反義詞,做動作。) 4、離開了古詩,生字寶寶你還認識嗎?(出示生字認讀——做小老師讀) 有誰愿意為其中的一個生字寶寶找個朋友呀?(生字組詞) 怎么樣的孩子叫牧童?(放牛的) 5、看生字寶寶又回到了古詩中,可是拼音娃娃不見了,誰還會讀?(指名讀——齊讀) 6、大家讀的真好。學習古詩呀,朗讀是一個好辦法,那我們就進行一次朗讀比賽好不好?請四個小組每組推薦一個小朋友,我們來比一比,誰讀得好。其他同學請豎起你的神耳朵,評評誰最棒!(朗讀評價) 7、現(xiàn)在我們再換一種方式,男女生比著讀。(老師來評價,豎大拇指) 8、看到你們讀的這么好,我也加入好不好?你們幫助我一起讀。(齊讀) 三、情景悟意:感受捕蟬意趣。 1、情景導入:一天,詩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著走著,他停下了腳步,他看到了什么呢?(課件演示:牧童騎黃牛的情景。) 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說具體說生動。(評價:你的話說的真完整。你說的真美,也像一位小詩人。你可真會觀察。) 2、是呀,小牧童騎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藍藍的天、綠綠的樹、青青的草,紅紅的花,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就唱起歌來了。(播放音樂,學生跟著做律動操)他的歌聲怎么樣?(你的聲音也很響亮) 3、袁枚看到這么活潑可愛的牧童,聽到這么嘹亮動聽的歌聲,脫口就吟出兩行詩。 出示: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誰來讀讀這兩行詩?(2個) 4、我們不僅要會讀詩,還要知道他的意思。,想想這兩行詩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5、誰明白了,來說一說。(學生交流,補充) 6、誰能快樂地讀讀這兩句詩?(指名——齊讀) 7、我們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再讀讀,這兩句中還有不懂的地方嗎?看誰最能會問題。提出來,請大家?guī)兔Α?重點理解“振”、“林樾”。 林樾:看看這是什么地方?周圍的樹怎么樣?(林樾就是茂密的樹林) 振:聽,牧童的聲音怎么樣?這么響亮的聲音傳遍了樹林,林子里的鳥都聽得到他的聲音。(回蕩) 8、多么快樂、活潑的小牧童呀!我們再來讀一讀。 9、他正唱得高興呢,忽然聽到了——(放蟬鳴聲)于是,他就……(想象他會怎么想?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