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心得式。記下的是對某一問題思考的心得。如李賀的《史綱評要》,脂硯齋的《重評石頭記》,皆是這樣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禮記、體會。札記多為旁征博引,辯證考訂;體會多為引申闡發、借題發揮。沈括的《夢溪筆談》,茅盾的《讀書札記》,馬克思的《數學手稿》,就是用的這種方式。這是寫筆記的一種高級形式,要求有更多的個人創見,難度也較大。但它卻是創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時,就可組織起來,使之成為有價值的作品。寫這類筆記,要特別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則應注意抓住學習研究中所碰到的難點和問題。有些重大發現,往往是由一個簡單的疑問開始,經過冥思苦想或從某一點上受到啟示的。對任何一點良好的思索。那怕是一丁點都不應放過,并把它及時記下來,很可能成為你作出成就的關鍵。 索引式、即寫下有關的論文題目或書名等。在陣習中可能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看到某些東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內容卻太多,上述三種筆記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這個內容,你本身就有這本書,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這個內容時,你卻忘記了或找不到了。諸如此類問題,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順手拈來。自學成名的史學家陳垣曾說:“教學和研究要從目錄學入手”,“目錄學就好象一個賬本,打開賬本,前人留給我們的歷史著作概況,可以了然”。所以,平時應把所有的資料,按照內容本身的性質搞出一個索引來,以備查用之便。 上述四種與筆記的方法,可視各人的愛好、條件而定。至于書與格式,記在筆記本、活頁張、卡片、紙條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課本、書刊,那么寫在天頭、地腳、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書中作些符號或標記。總之,各種方式均有所長。但從使用價值來看,采取做資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請你注意幾點: 一是每張卡片最好只寫一個問題,一個事例。這樣既靈活,又不亂,便于分類整理裝訂成冊。 二是每張卡片須注明資料來源、書名、篇名、版本、卷首、頁碼等,便于查找。 三是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應注意積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統化和深化。 四是一定要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按性質或需要把卡片編上頁碼,分類插放。既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過程中使自己平時分散、零碎的知識系統、條理起來。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使學生了解小學階段應哪些工具書和為什么使用這些工具書。2、使學生逐步養成做讀書筆記和使用工具書的好習慣,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看圖揭題,了解使用工具書的意義。1、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誰,他手里拿的是什么。2、啟發: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一個人不可能門門知識都精通。要學習各種知識,就離不開書本和老師,工具書就是我們不說話的老師。二、指導看圖,教給學生一些常識。1、先觀察p4的圖畫,說說圖上有哪些工具書,自己現在有哪些工具書,還準備購買什么工具書,框內中間兩幅小圖上畫有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告訴:購買、借閱工具書應去書店或圖書館專門的柜臺或書架選擇,借閱圖書時應保持安靜。要先確定自己需要的工具書屬于哪一類,按類找到后,將要的工具書從書柜或書架上輕輕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