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什么是對比描寫呢?
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林沖)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洪教頭全不理睬。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一個謙讓,一個傲慢;一個有禮,一個無禮,非常鮮明。這樣把兩個人物的動作和神態放在一起來描寫,以形成鮮明對比的表達方法,就叫對比描寫。我們在習作時,要突出某人、某物的與眾不同,或者使其個性、特點更鮮明,就可以運用對比描寫。
(四)創新與實踐
《水滸傳》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像武松打虎、風雪山神廟、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等等。請同學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讀一讀《水滸傳》,把你覺得最喜歡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感受一下中國古典名著的魅力。
(提示:先選一則故事多讀幾遍,然后概括出主要內容。講的時候,要注意抓住主要內容,講出大概的意思就行了。)
板書設計
林沖: 躬身施禮 起身讓座 只好拿起 還招 掄起棒掃
洪教頭 :全不理睬 也不相讓 使招 踉蹌 措手不及 倒地 甩棒
課后作業:1、練習冊;2、課堂作業本;3、看《水滸轉》少年王晃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王冕人物形象。體會文本語言準確、生動、形象的特點。
2、學習人物刻畫和景物的描寫方法。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儒林外史》作品作者簡介,指名檢查預習情況。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門,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對文學創作表現出特別的天賦,及至成年,因為隨父親到各處做官而有機會獲得包括官場內幕的大量見識。吳敬梓22歲時,父親去逝,家族內部因為財產和權力而展開了激烈的爭斗。經歷了這場變故,吳敬梓既無心做官,對虛偽的人際關系又深感厭惡,無意進取功名。安徽巡撫推薦他應博學洪詞考試,他竟裝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貧即施,家產賣盡,直至1754年53歲去逝時,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
吳敬梓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不過,確立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創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這部小說大約用了他近20年時間,直到49歲時才完成。
《儒林外史》全書56章,由許多個生動的故事聯起來,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為原型塑造的。全書的中心內容,就是抨擊僵化的考試制度和由此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
2、大聲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
3、正音: 耽誤 晶瑩 貼補 孝敬 明媚 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