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努力探究科學奧秘 生命存在(謎)反思重建7.奇妙的克隆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重點難點1、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2、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教學準備掛圖、生字卡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一、談話引入:二、初讀課文三、檢查自學效果:四、分段指名讀課文五、指導書寫生字六、作業1、通過前兩課的學習,我們對科學充滿了好奇,對生活充滿了幻想,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奇妙的克隆》(板書),也是有關科學奧秘的。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2、交流有關克隆的資料。1、讀準宇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把全文讀通。2、畫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3、邊讀邊思考課前提的問題。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提出學習要求: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1、抄寫生字詞2、練讀課文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字、詞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板書設計反思重建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師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一、復習引入:二、精讀課文:三、總結課文,了解說明方法四、作業:作文《假如我是克隆專家》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學習第一至第四自然段:1、默讀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樣說明的?2、怎樣讀第一自然段,誰來試試?3、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它們有什么區別?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4、教師引讀“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部分。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寫“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的句子,文中介紹了哪幾種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號)6、你讀懂了省略號了嗎?你能再舉些例子嗎?7、你還讀懂了什么?根據收集的資料談談“壓條”和“嫁接”。學習第五自然段:1、高等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讀第五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樣得來的?“多利”的誕生有什么意義?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1、克隆技術是怎樣造福人類的?你讀懂了什么?除書上的,你還了解哪些?(小組討論交流)隨機引導理解、感情朗讀:從“……可以……也可以……”體會克隆技術在培育優質、高產的糧食、蔬菜新品種,培育品質優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