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2、看到“荒山野嶺”,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3、那“青山碧嶺”呢?4、讓我們打開書本,看看詩人用他手中的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怎樣的“青山碧嶺”畫面吧!1、自由讀。告訴大家,我們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哪些場景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過你的朗讀來告訴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動、或者是你的快樂!3、學生朗讀,教師、學生共同評價,教師點撥。①“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巖,你來訴說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濤” 什么像波濤一樣上下翻涌?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把你感受到的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心中有圖畫,腦中放電影,你就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了。 ③小鳥、松鼠、小兔、小猴 我來問問你:“小鳥,你為什么到這里搭窩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們呢?”誰來讀讀,把這種快樂、安全、衣食無憂的感覺讀出來,你們現在就是小鳥、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渾濁”—“碧波”,“咆哮”—“輕撫” 讀一讀這兩對詞語,給你怎樣的感受? 4、詩人給我們描述的畫面是多么美好呀!齊讀。1、從“荒山野嶺”到“青山碧嶺”,是誰的功勞?一起讀第二自然段。2、锨、鎬的聲音是多么單調,可是為什么是“歌謠”?3、齊讀。1、 “我們”因為什么而快樂?2、 春光特別喜歡“我們”,染綠了“我們”的雙腳,“我們”以自己的行動讓春光更加美麗1、 齊讀。2、嘗試背誦。通過復習,回顧了知識,有利于后面的教學活動,起到了過渡的作用。通過討論交流,有感情地朗讀,深入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詞語的對比,感受植樹造林的變化。總結全文,深化中心。板書設計1、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荒山野嶺———————青山碧嶺 裸露、煎熬 林濤、動物的家 反思重建2、只揀兒童多處行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繩子,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兒童不解春何在”這句詩的意思。 4、通過朗讀訓練,感受到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令人快樂。重點難點理解“兒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詩句內容。 感受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那么令人快樂。教學準備了解冰心奶奶的有關資料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二、學生自學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四、課堂練習 1、出示春景圖:談話:每年春天,我們都要去春游。誰能給大家描繪一下春游時的情景?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春天的文章。 2、板書課題:22 只揀兒童多處行 3、簡介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著名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她的作品大多書寫童心的純真和母愛的深摯,情真意切。 4、讀題質疑:題目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只揀兒童多處行”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