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版四年級信息技術下冊教案
生理和心理方面:四年級的學生對于制作動畫效果的興趣比較濃厚,但是青少年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學中我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能熟練掌握:使用預設動畫給幻燈片中的文本或圖片設置動畫;使用自定義動畫設置動畫對象的動態效果和動畫順序;設置幻燈片放映時的切換效果;了解插入聲音等多媒體的功能。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任務驅動,引導學生根據“學著做”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分組協作設置有個性的動畫效果,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鼓勵學生大膽演示、展示作品,培養學生自我表現的能力;通過對幻燈片動畫效果的合理、靈活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信息素養。
四、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讓學生根據“學著做”自主學習,在學生學習的過程我給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作為導線,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并將學生操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來共同探討,讓學生在探究與實踐中解決問題。對于教學中的難點問題:自定義動畫靈活、合理的運用,我通過展示優秀作品,讓學生評析它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使學生在評價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在教學中我采取適當的分層教學,并及時給予揚長性的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
五、 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任務驅動,層層深入
3、課堂練習,鞏固創新
4、歸納總結,梳理知識
5、知識的遷移
六、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讓學生打開上節課美化好的《我喜愛的動物》幻燈片,我再通過大屏幕投影設置了動畫效果的《我喜愛的動物》幻燈片。問學生,這張幻燈片與你們的有什么區別,哪個更好?
【設計的目的】通過對比,產生強烈的反差,利用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新知識的欲望,為能順利實現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任務驅動,層層深入
揭示任務一:使用預設動畫設置動畫效果
首先讓學生根據“學著做”自主學習。
如果遇到困難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解決:
a、與同學交流
b、向老師求助
【設計的目的】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又使那些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別人幫助下也能完成任務。
在學生完成了上述操作后,我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格式”工具中的“動畫效果”工具欄,讓學生了解各部分的名稱和功能。
問:你能使用格式工具欄上“動畫效果”中的按鈕為幻燈片設置動畫效果、調整動畫對象的順序嗎?試一試。
【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能利用多種方法來處理信息,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
教師:預設動畫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也有局限性,如不能控制它的播放時間和間隔時間,也不能自由地為它選擇背景音樂。那有什么辦法能實現嗎?
揭示任務二:使用自定義動畫設置動畫效果并插入聲音。
這個環節我首先通過示范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然后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