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教學設計(2019北師大版)
五.作業
六.板書設計
電子白板演示減法表
七.課后小結
第十六、十七課時 整理與復習
教學內容:課本52-56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整理前三個單元學習內容和方法的過程,進一步理解所學內容,初步養成整理所學知識和自我反思的意識。
2.通過小組合作回顧自己的成長足跡,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感受克服困難和獲得成功的樂趣。
3.結合所學內容嘗試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高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鞏固運用所學內容,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引導法 合作交流法 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我學到了什么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在前3個單元中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和方法呢?(學生各抒己見)
(1)師:現在我們一起看看圖中有幾只小兔子在做什么呢?
生:有3只小兔子圍著桌子,他們請來了3只小兔子做客,一共6只。
師:那椅子夠嗎?杯子呢?大家數一數,然后在書上畫一畫。
問:請同學們,說一說3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呢?0呢?。。。。。。
(2)師:我們接著觀察一下天平秤上擺著什么呢?如何可以判斷它們誰輕誰重?
問:3個小朋友在比身高,通過小紅說的話我們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淘氣高,小紅矮)通過小明的話我們又可以得到什么?(淘氣跟小明比,淘氣矮,小明高)
師:那同學們,你們現在知道誰最高誰最矮了嗎?(小明最高,小紅最矮)
(3)先讓學生說一說圖意,再說一說小鳥怎樣能回到蘑菇房里。(先要認真算出得數,得數是幾就回到幾號房子,用連線的方式表示答案)
結合生活實際思考3+7可以解決什么問題?9-1呢?
二.我的成長足跡
學生回憶自己在前一個階段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和感受, 課堂上組織全班交流,在交流時,要鼓勵每個學生發言,并給與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我提出的問題
師:在我們學習過程中,你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同學們可以大膽的說出來,我們全班一起討論。
書中的小朋友提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全國各地一年級的小朋友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交流一下。
四.鞏固應用
1.第1題 可以讓學生說說如何判斷“同樣多”,再獨立解決。
2.第2題 鼓勵學生說明圖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獨立解決。
3.第3題 鼓勵學生先獨立完成,并要求學生進行檢查,保證正確。
4.第4題 答案不唯一,只要結果是10就可以。
5.第5題 鼓勵學生先說明圖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獨立解決。
6.第6題 讓學生先說明圖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獨立解決。在左邊圖中,提醒學生注意是“爬得最高”,而不是比較身高;右圖中,鼓勵學生說說如何比較長短。
7.第7題 結合情境圖數一數,比一比,再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