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教學設計(2019北師大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和操作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理解簡單的問題,并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減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6的加法,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采用游戲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今天,老師來和大家玩一個猜數游戲好嗎?
二.新知識
1.體驗6和2與4之間的關系
①左手4粒豆子,右手2粒豆子,問一共有多少粒豆子?
4+2=6
②手上一共有6粒豆子,伸出左手有4粒,問右手有幾粒?
(2粒)
③我有6粒豆子,右手2粒,問左手有幾粒豆子?
(4粒,即6-2=4)
2. 猜一猜,手里有多少個豆子?
師告訴學生手里共有6粒豆子,伸出右手有3粒,那么左手有幾粒?
問: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6-3=3
(理解已知總數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要用減法。
3.分一分,填一填。
把6粒豆子分別放在兩只手里,你打算怎么放?有幾種方法?利用實物操作演示。
6
0
1
2
3
5
6
5
2
4.說一說
觀察第一幅圖,結合圖解釋“2+4=6”的實際意義。
第二幅圖,解釋“6-4=2”的實際意義,并舉實例說明。
三.練一練
1.第一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然后自己列式,每幅圖學生只要類出加減法算式各一種就行.
2.第二題 本題是6的分解練習,可以引導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在操作中體會數的分解。
3.第3題說一說 引導同桌之間結合情境圖說一說圖意,鼓勵學生能更多用“5+1=6”和“6-1=5”表示生活中的實例。
4.口算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畫一畫,填一填。
通過在計數器上畫珠子,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6的加減法運算,感受加與減的互逆關系。 6.說一說,玩一玩。
通過數學游戲的形式,練習鞏固6的加減法。可以師生對練,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練習。
五.課后小結
第八課時 背土豆
教學內容: 課本36-37頁
知識與技能:
1借助有趣的童話故事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得數是7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從中理解7的加法,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字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和操作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理解簡單的問題,并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