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教學設計(2019北師大版)
3. 結合情境圖,進一步體會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豐富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
過程與方法: 結合畫圖、操作等具體活動,經歷表達自己想法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1.學會做有關的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正確根據圖意口述已知兩個條件和所求的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學生準備學具
教學方法: 演示、引導與講解結合
教學過程
一.復習
9-6= 7+2= 2+6= 3+4= 5-5= 9-2=
3+6= 8-4= 1+8= 8-1= 5+4= 9-9=
二.新授知識
1.猜謎 旅游穿件黑褂子,出門忘了扣扣子,露出白白大肚子 (企鵝)
問:大家喜歡企鵝嗎? (喜歡)
那么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遠在南極的小企鵝
2.新知識
(1) 出示情境圖,問:圖中有多少只企鵝?
第一幅:前面有3只企鵝,后面又跟來6只企鵝.根據已知的數學信息,我們可以提一個數學問題:一共有幾只企鵝?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用加法
如何列式?3+6=9 說說算式中數字各表示的含義。
(2)第二幅:一共有8只企鵝,有一部分企鵝藏在冰山后面,還有2只在外面,那么藏到冰山后面的企鵝有幾只?
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學具來擺一擺、說一說。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列式:8-2=6(只)
3.說一說
引導學生說出圖意,理解題意。
第一副:有9只小雞,草叢外有3只,草叢里的有幾只?
第二幅,一共有9只小鴨,外面有5只,草叢里有幾只?
問:從哪里看出來一共有9只?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1題
引導學生根據說一說圖意,再獨立計算,全班交流.
第一幅圖:樹枝上有6只猴子在玩耍,有2只在觀看.樹上共有幾只猴子?
6+2=8或2+6=8
第二幅圖:樹上有8只猴子在玩耍,其中3只走了,樹上還剩幾只猴子?
8-5=3或8-3=5
2.說一說:觀察情境圖,列出8-□=□的算式,并引導學生對列出的算式進行解釋。
3.第3題:觀察情境圖,根據圖中的信息獨立列出算式。
4.口算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數學游戲:與學生一起做這個游戲,可以練習9的減法.
四.課后小結
第十課時 小雞吃食
教學內容:課本43-44頁
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的擺一擺、畫一畫等操作活動,探索有關10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10的加減法。
2.學會用有關10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逐步發(fā)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多媒體的演示,發(fā)現10以內加減法的關系。在游戲中學會湊十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意識和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