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教學設計(2019北師大版)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7的加法,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
采用游戲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體會7的加減法
(1)出示第一幅圖并引導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小老鼠背土豆這一情境,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一只小老鼠正在裝土豆,一邊有5個土豆,另一邊有2個土豆。
問:一共有幾個土豆呢?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鼓勵學生列出算式,結合實際情況,說一說算式的含義.
“5+2=7”或者“2+5=7” 你是怎樣算出結果的?
(2)觀察第二幅圖片,問學生發生什么事了?(引導學生完整描述圖片意思)
生:袋子里有7個土豆,掉出來1個,袋子里還剩幾個?
怎么列算式呢?7-1=6
如何算出來的?結合書上擺圓片和畫圈的方式說一說。
2.想一想,填一填。
觀察情境圖,讓學生接著講故事說一說圖意.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思考小老鼠在回家路上可能發生的情況:丟了幾個?還剩幾個?
探索7 的組成。
7
0
2
7
4
3.說一說
引導學生觀察圖意,在說一說圖意的基礎上,理解“5+2=7”“7-2=5”的具體意義。
二.鞏固練習
1.37頁第一題
引導學生理解圖意,然后自己列式,每幅圖學生只要列出加減法算式各一種就行.
2.第二題
本題是7的分解練習,可以引導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在操作中體會數的分解。
3.第3題說一說
引導同桌之間結合情境圖說一說圖意,鼓勵學生能更多用“6+1=7”和“7-1=6”表示生活中的實例。
4.畫一畫,填一填。 通過在計數器上畫珠子,并寫出相應的算式,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7的加減法運算,體會加與減的互逆關系。
6.說一說,玩一玩。
通過數學游戲的形式,練習鞏固7的加減法。可以師生對練,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練習。
三.課后小結
第九、十課時 跳繩
教學內容: 課本38-40頁
知識與技能:
1,在具體情境中和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計算有關”8”和”9”的加減法.
2.能根絕數學信息,列出不同的加減法的算式,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找出關于8和9的加法,并解決相關的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訓練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
2. 逐步養成仔細觀察、主動思考、認真傾聽、大膽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情境學會8,9的加減法.
2.培養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從圖中獲取數學信息,并用這些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電子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