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音樂全冊表格式教案(湘教版)
男同學:雙腿跪地,用手鼓拍擊節奏。
女同學:在后面跳舞,老師領舞。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新疆歌曲《在葡萄架下》,并且用樂器參與表現了這首歌曲,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了解更多的其它音樂文化,熱愛我們自己祖國的音樂文化。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鞏固上節課的教學目標。
2、在聽賞《看馬戲》時,能感受樂曲所表現的熱鬧場面并參與表演。
3、能與他人合作設計一個有意義的小隊活動,在參與活動中體驗過度日的快樂。
教學重點與難點:設計在《快樂的隊日》為主題的隊音樂活動課
教學過程:
一、組織上課
二、復習歌曲《在葡萄架下》歌曲與歌譜
三、表演《在葡萄架下》
分組排練 (三個組) 然后分組表演
四、聽賞《看馬戲》
(1)師:同學們,你們看過那些精彩的馬戲? 馬戲是什么?看馬戲時心情怎樣?
(學生回答)
(2)聽賞《看馬戲》
《看馬戲》是一首管樂合奏曲,主體是讓學生感受樂曲所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說一說所感受的場景。(利用管樂的獨特表現力和生動的音樂表現手法,使人們眼前呈現出活靈活現的動物表演形象,全曲歡快、熱烈,氣勢宏偉,表現了一場人們偉精彩的馬戲而歡呼雀躍的熱鬧得看馬戲的場景)
(3)再次聆聽音樂
引導學生發揮想象,隨音樂進行情景表演,模仿音樂現象(學生表演得怎樣并不重要,只要能大膽的參與)
五、活動《快樂的隊日》
大家討論,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小隊日
分小組討論 填入表內 課后活動
六、小結
第八課 長白山下的歌謠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聆聽朝鮮民歌《道拉基》和《阿里郎》,感受朝鮮人民的思鄉之情,了解他們勤勞、儉樸的個性。
2、能積極主動地參加本課的各種音樂活動,增加自己對祖國民歌音樂文化的了解和熱愛。
教學重點:
演唱歌曲《 嘿呀》,用“安旦長短”為歌曲伴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我國有哪些名山,你們知道嗎?
2、在我國有座長白山,山下住著一群朝鮮族的人們,我們去那兒看看。
二、聽長白山的樂曲
1、聽賞朝鮮民歌《道拉基》又名《秸梗謠》。
2、對比聽賞合唱曲《道拉基》。
3、聽管弦樂曲《道拉基》。
4、說說這三種表現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5、談談感受與理解。
三、拍長白山的節奏
1、介紹長鼓。
2、用小鼓拍節奏。
3、說出強弱規律,引出節奏特點:“安旦長短”。
4、分組自選打擊樂器演奏,教師指導。
5、播放歌曲《 嘿呀》的旋律,集體用打擊樂器和樂打擊。
6、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愉快、風趣的聲音學會演唱歌曲《阿里郎》。感受朝鮮族人民的思鄉之情,了解她們勤勞儉樸的個性。
2、能積極主動地參加的各種音樂活動,增進自己對祖國民族音樂文化的了解和熱愛。
教學重點:演唱歌曲《阿里郎》,用樂器給歌曲伴奏。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與音樂活動。
教學過程:
一、介紹朝鮮族
朝鮮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92萬余人。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三省和蒙古自治區。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他們多數從事農業生產。目前,人均受教育程度居全國各民族的首位。勤勞、儉樸、整潔、尊老愛幼、熱情好客、團結互助等是朝鮮族人們的優良傳統與道德風尚。婦女在家相夫教子,丈夫在外操勞,在家的妻子想起了在外的丈夫,就會唱一首思念丈夫的歌曲《阿里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