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音樂全冊表格式教案(湘教版)
二、 西部放歌
1、 聽《黃河船夫曲》
(1)聆聽
師:這歌聲來自哪里?師:河面上飄來的歌聲會是誰唱的?他們在干什么?
師:對,這首歌就叫《黃河船夫曲》。你聽出他有幾段歌詞,以什么形式出現?師:我們在聽一遍,請你說說這首歌的風格特點? (引導學生說出粗壙、高亢、空曠、雄渾、樸質等特點。)
(2)跟唱師:好,我們就在這開闊的黃河上,拉開嗓子,一起唱《黃河船夫曲》(全班隨樂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獷) 歌曲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語言?(3)表演體會:你覺得歌曲的曲調和速度有什么特點?(曲調有多處重復,速度比較慢。)平穩稍慢的速度,讓你感受到此時的船是在急流險灘中還是在平靜的河面上行駛呢?(平靜的河面)
聽了這首歌,你頭腦中出現了一幅什么畫面?把學生分成兩組,每組排成一條船,一起來扮演黃河上唱著《黃河船夫曲》的船夫們。比比看誰唱得韻味更足。
三、課堂總結
民歌聽起來別具韻味,我們偉大的祖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民歌,西北民歌就是其中的典型,粗獷就是其最大的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學會唱《走絳州》 ;
2、在歌曲表現活力中了解其音樂形象,與風格的特點
教學重點:
體會不同民歌所體現的特色
教學難點:
體會《走絳州》中,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大西北的民歌粗獷遼闊,欣賞《黃河船夫曲》近教室
二、學習歌曲《走絳州》
1、唱《走降州》
過度語:
船靠岸了,船夫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到處都能聽到悠揚的歌聲。你聽,那邊船夫的聲音剛落,這邊又傳來孩子們學唱的挑夫歌。
2、聽聽《走降州》
(1) 同樣是來自黃土高原上的民歌,他們的風格有什么不同呢?你從歌聲中聽到了什么?生:一根扁擔……..
(2)說說走《走降州》歌中唱到“擔上扁擔走降州”,降州在哪里?為什么要走降州而不是坐車到降州?降州是古稱,在今天的山西省,現在是商業發達的繁華之地。我們現在要買東西都是拉錢到超市去買。可是那時侯高原溝壑縱橫,交通不便,人們要買東西、賣東西都只能挑著擔子走到降州去。于是就有了“擔上扁擔走降州”的說法。
(3)學學挑擔子師:你回條扁擔嗎?能學學嗎?(盡量模仿各種不同的姿勢)。學生隨音樂《走降州》挑擔律動,再次熟悉音樂。
(4)學唱曲譜 學生隨琴輕唱曲譜,并及時解決難點。 5 1 5 1 5 1 5 1這句音比較高,不能叫喊,引導學生感受扁擔一顫一顫的輕快的形象。 切分節奏引導學生想象切分節奏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并唱出它的重音。
(3)學唱歌詞 1、隨琴唱詞 2、引導學生發現歌曲中的音樂形象,并唱出他的重音。 (歌詞只有一句,其余全是虛詞襯詞,刻畫了軟溜溜的扁擔一上一下顫動的形態與顫動的聲音,生動形象、幽默詼諧,表現了挑夫苦中作樂得心情。所以,要唱得輕快、活波幽默。)
(4)感情處理挑夫們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可是他們卻能苦中作樂。請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讓他們肩上的擔子變得更加輕松、腳步變得更加輕快呢?
三、 拓展
(1)說說這節課的收獲
(2)你還了解那些高原上的情況呢?學生交流
(3) 今日光禿高原新貌今天的黃土高原在西部大開發的帶動下,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們看!平庸的土地上開墾出了肥沃的梯田;黃河大橋巍然聳立;高速公路穿過高原;南水北調工程正在啟動,黃土高原一步步走向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