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七年級美術教案第6課 多變的顏色
2是否在繪制過程中有創新意識。
3能否簡要敘述自己的作品。
四、教學資料庫
真正揭開光色之謎的是美國科學家牛頓。1666年,年僅24歲的英國劍橋大學講師牛頓,為了研究如何提高望遠鏡的清晰度,他將一間房間封閉得漆黑,只有窗戶上開出了一條窄縫,讓一束太陽光透過三棱鏡,結果意外的奇跡出現了,在對面墻上呈現出一條七色組成的光帶。而不是一片白光,七色按紅、橙、黃、綠、青、藍、紫的順序排列而成,同時七色光束如果再通過一個三棱鏡還能還原成白光。這表明白光是由各種單色組成的復色光。
牛頓這一著名的實驗,使他發現物體本身并沒有色彩,而是物體對于色光的不同吸收和反射所造成的。色彩是以光色為主體而客觀存在的。
五、案例參考
中學生內心寬滿著好奇,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表現欲,設計與應用的教學內容對于中學生來講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應從多角度啟發學生領會設計與生活的關系,是一種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雙重需要的創造性活動。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讓學生發揮創造才能,展現個性的情境。
(1)充分的課前準備。教師、學生在課前要通過各種方式收集相關的信息,準備相應的繪制材料。
①色彩的圖片資料或影像資料。
②教師制作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
(2)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有情趣和指向性的導入。
②自主、生動、多樣的學習過程。
愉快、寬松的探索情境。
a、分組討論,b競賽辯論;c
多媒體展示等多種形式。
④富有創造性的設計繪制練習。
a生動準確的啟發引導、激勵大膽創新,表現個性,
c、團結協作,相互幫助。d、精心繪制。
⑤平等交流和評價。
a展示作品;b平等友好的交流,學習、借鑒;
c、同學自評、互評結合,d教師點評。
教師的教學理念,是教學中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創作欲的關鍵。不斷完備自身的知識是教師重要的素質之一。
六、教師教學隨筆
本課的內容是色彩構成練習,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現代設計意識是能否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方面。教師要激勵學生大膽創新,合理利用媒材,感受設計為人們帶來的美,享受藝術創造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