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稱機械唯物主義,它以近代實驗科學對自然現象的實證研究為基礎,以新的實證知識和科學方法論證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古代唯物主義的樸素性和自發性。它認為,物質就是原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質單位。但由于它把世界歸結為原子,歸結為物質結構的一個層次,既經不起自然科學的檢驗,也經不起唯心主義的攻擊。它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解釋世界,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現象之間的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或者只承認機械的聯系和機械運動,因而表現出機械的、形而上學的局限性,這種唯物主義還有其不徹底性,即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的,在歷史觀上則是唯心主義的。17世紀英國的唯物主義、18世紀法國的唯物主義以及19世紀40年代德國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是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著名代表。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中最徹底、最科學的形態,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紀中葉創立的,不僅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在社會歷史領域中堅持了唯物主義。
@§ 主觀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質歸結為人的感覺或主觀意識。如“心外無物”、“存在即被感知”等。
@§客觀唯心主義則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質歸結為某種超自然的“客觀精神”。如認為世界是“絕對精神”的產物、“上帝創世說”、“理在事先”等。
6.@§如何認識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在人類認識發展中的作用?• 首先,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存在客觀上促進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發展。如,正是唯心主義的不斷攻擊,才使得唯物主義的物質觀不斷進步。近代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就是構成世界的最小微粒原子,而當科學證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構成時,唯心主義就嘲笑和攻擊唯物主義說,原子不見了,物質消失了,唯物主義的大廈垮塌了。唯物主義正是在應對這種攻擊的過程中,修改自己關于物質的定義,最終獲得了關于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的科學認識。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是在世界的本原問題上,“除此之外,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這兩個用語本來沒有任何別的意思”(恩格斯),這也就是說,只有涉及世界本原問題時,唯心主義確定無疑是錯誤的,而離開這個問題,唯心主義的很多觀點都是很有價值的,甚至可以說,很多精致的唯心主義比許多粗糙的唯物主義對人類認識的貢獻要大得多。
35
@§人類最早的意識是一種原始神靈的觀念,從世界觀上說,它無疑是唯心主義的觀念。但在原始時代,人能產生這種觀念本身是人類認識和人類發展史上的重大飛躍,只有人類才有神靈的觀念。在后來很長的歷史時期中,廣大勞動人民都把信仰某種宗教和神靈變為反抗統治階級的力量,推動歷史的進步。唯心主義一般都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這是人類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一些非常有名的唯心主義命題雖然從本體論上是唯心的,但也深刻地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在人們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能動性時,這些思想起碼起到了啟蒙的作用。如,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說我可以懷疑一切,但有一點不可以懷疑,那就是我正在懷疑。他極度地強調了懷疑、思考對人的重要性,也是鼓勵人們勇敢地運用自己的理智去改造世界和把握人生,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