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
@§從一般意義上說,形而上學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是不對的。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們總是從一個個的片面認識開始的,最后才形成了全面、整體的認識。形而上學的主要錯誤在于否認事物還有聯系、發展和全面的方面,辯證法對形而上學的批判應該理解為對它的超越和包容,而不是簡單的否定。
7.@§怎樣理解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是在近代自然科學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克服了古代唯物主義的樸素性和直觀性,在反對中世紀經院哲學,反對宗教神學,堅持無神論,反對唯心主義的先驗論,發展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的斗爭中起過積極和進步的作用。但受當時歷史條件、自然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特別是受資產階級的階級性的局限,它有很大的缺陷:一是機械性,即用機械力學的觀點觀察事物,把一切運動形式都歸結為機械運動,否認物質運動形式的多樣性,否認事物的質變,甚至把人也視為機器;二是形而上學性,即否認事物的聯系與發展,否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三是不徹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義觀點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中去,社會歷史觀仍然是唯心主義的,把人的思想和意志當作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8.@§如何理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從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
@§從思想觀點上看,哲學上確實存在著“兩個對子”,即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但從哲學派別上看,則只能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而不是四軍對壘,因為在哲學史上,從來沒有游離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外的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獨立派別。辯證法與形而上學不是同唯物主義相結合,就是同唯心主義相結合。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圍繞著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狀態,用什么樣的思維方法來把握世界的問題而形成的。它們的對立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始終與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相結合的,在歷史上存在過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也存在過辯證的唯心主義;存在過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也出現過辯證的唯物主義。既有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結合,又有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心主義和辯證法的結合。
9。@§理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應該注意哪幾個問題?
@§一是物質和意識的對立,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具有絕對的意義。也就是說,它僅僅在承認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這個哲學基本問題的范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出了這個范圍,物質和意識的對立只具有相對的意義。
36
@§二是要克服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錯誤理解。不能僅從兩個語詞的表面意義上來理解其內涵(英文中唯物主義為materialism,來源于material,物質;唯心主義為idalism,來源于ideal,理想),認為唯物主義是重物輕人的物本主義或貪圖享受的物質主義,把唯物主義理解為貪吃、肉欲、愛財、牟利、娛樂等一切滿足感官需求,追求個人私利的齷齪行為;認為唯心主義是輕物重人、追求社會道德信仰的理想主義。這是極其錯誤的。唯物和唯心是一對哲學范疇,表明一種在關于世界本原、物質和意識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上的特定哲學立場或哲學傾向,是一個世界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