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匯
第10講《工業》考點一:工業區位因素1、工業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原料(臨近原料產地,原料充足);②能源(臨近能源產地,能源充足);③土地(土地平坦開闊,利于建設,可降低成本);④水源充足(臨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⑤環境: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空氣潔凈。(一般是對新興工業如電子工業而言)(2)經濟因素:①市場(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市場廣闊);②交通(臨;蚺R港或河流交匯處,臨鐵路、高速路、航空港,交通便利);③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④技術(科技發達,臨近高等院;蚩蒲性核,勞動者素質高);⑤農業基礎好(臨近商品糧基地等)。⑥工業基礎雄厚。⑦信息:廣告宣傳 品牌效應。(3)社會因素:①國家政策(支持、鼓勵);②國防安全;③個人偏好(華僑對家鄉的投資);④工業慣性;⑤社會協作好:社會服務條件和生產協作情況好。(4)環境因素: ①產生大氣污染企業的布局:要使居民區不受到污染,還要用衛生防護帶(如綠化帶)隔離。a最小風頻,布局在居民區的上風處。b單一盛行風,布局在居民區的下風處。c季風區,布局在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 ②產生水源污染企業的布局:a遠離水源;b河流的下游 ③產生固體廢棄物污染企業的布局:a遠離居民區;b遠離農田 ④交叉污染:兼顧上述要點2.根據不同工業的特點,按影響工業的主導因素把工業類型:(1)原料指向型工業:蔗制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新疆的紡織廠(2)市場指向型工業:啤酒廠、家具廠、印刷廠、飲料廠、食品廠、玻璃廠、歐美在中國建芯片廠/汽車廠(3)動力指向型工業:(臨近火電站或水電站)煉鋁廠、有色金屬冶煉、火電廠、水電站(4)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紡織廠、普通服裝廠、電子裝配廠、包帶、制傘、制鞋廠(5)技術指向型工業:集成電路(芯片)、衛星、飛機制造廠、精密儀表
考點二: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3、工業聯系:
(1)在生產上有投入—產出的聯系;
(2)為了共同利用當地的基礎服務設施(如道路、電力、通信),或共同利用廉價的勞動力等而產生的空間聯系。
(3)信息聯系:如計算機聯網。4、工業的集聚和分散(1)工業集聚: ①作用:擴大總體生產能力,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提高規模效益。 ②傳統工業:一些運輸量大的協作工廠集聚在專業化工廠附近,形成專業化生產集聚區域。 ③新興工業:協作工廠地理上靠近,并接近用戶、及時反饋信息,形成新興工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集中在技術密集的專業化工業集聚區域內。(2)工業分散: ①原料(或零部件)及產品的運輸量較小,甚至可以空運如:電子元器件供應廠與裝配廠。 ②復雜產品原料零部件由許多工廠供應,每一種零部件銷售到許多地區,為減少市場上交 易費用,形成跨國或跨地區的企業?鐕靖鶕袌、原料或勞動力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汽車生產的全球化最為典型。5、工業地域(1)形成類型: ①自發形成:有投入—產出聯系的工廠在地理上靠近,以滿足降低生產成本的需要。 ②規劃建設形成:有的有投入產出聯系,有的沒有投入產出聯系,只為共用基礎設施。(2)性質分類 ①發育程度較低:一些輕工業工廠面積較小,對當地工業發展的潛力也小。 ②發育程度較高:重工業(鋼鐵、機械、石化)工廠,生產過程復雜,相互聯系工廠多形成的工業地域面積廣,發育程度高,再加上為方便眾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務業和其他工業,往往由于工業地域擴展為工業城市。6、傳統工業區概況:(1)著名工業區: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東北工業區。(2)工業基礎:豐富的煤、鐵資源。(3)工業部門: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7、傳統工業區案例-德國魯爾區:(1)區位優勢 ①豐富的煤炭資源 ②離鐵礦區近,靠近法國東北部洛林鐵礦區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陸交通:歐洲中部陸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運方便并能直通海洋 ⑤廣闊的市場(2)衰落原因 ①生產結構單一:集中于煤炭、鋼鐵、電力、機械、化工,煤炭、鋼鐵是基礎,衰落也最明顯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氣的廣泛應用,使煤的比重減少、新技術煉鋼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鋼鐵過剩:產量增加,經濟危機及替代品的廣泛使用,使用量減少。 ④新技術革命沖擊:傳統的生產和組織形式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3)整治措施:①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改造煤炭、鋼鐵工業,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數量減少、規模 擴大,新建遷移的以技術精良的中小企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