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匯
③.東亞季風與南亞季風對比:
東亞季風
南亞季風
季節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風向
西北風
東南風
東北風
西南風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亞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亞
印度洋
成因
海陸熱力差異
海陸熱力差異+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性質
寒冷干燥
溫暖濕潤
溫暖干燥
高溫高濕
比較
冬季風強于夏季風
夏季風強于冬季風
分布
我國東部、朝鮮半島、日本
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我國西南地區
“南亞撇 東亞捺”④季風的影響:季風的共性特點:雨熱同期;降水量季節變化大,易有旱澇災,宜興修水利。
⑤東亞的兩種季風氣候及各自分布區(以秦淮一線為界);各自氣候特點
a--溫帶季風氣候:秦淮以北季風區;冬干冷;夏濕熱
b--亞熱帶季風氣候:秦淮以南季風區;冬溫和少雨;夏濕熱
c--東亞兩種季風氣候的冬夏季風風向相同,成因相同
d--注意季風區城市工業布局中大氣污染企業的分布(盛行風的垂直郊外)。
e--季風區是世界上水稻種植業主要分布地區 19、我國的旱澇災害、雨帶的移動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密切關系。(1)雨帶的移動: ①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華北春旱,東北春汛) ②夏初(6---7月),雨帶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梅雨(準靜止鋒) ③ 7--8月,雨帶移到東北和華北,長江中下游進入“伏旱”(反氣旋) ④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2)雨季: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3)旱澇災害: ①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風強),造成北澇南旱 ②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旱南澇. ③我國水旱災害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早晚。20.鋒面天氣系統的特點(1)概念:兩種性質不同氣團之間的交界面(2)鋒面的特點:①狹窄傾斜的過渡地帶;②兩側溫度、濕度差別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3)鋒面系統的分類及天氣
分類
概念
過境時天氣
過境后天氣
實 例
冷鋒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云層加厚、大風、多雨雪天氣氣溫濕度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節出現的沙塵暴。
暖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云層加厚、多連續性降水氣溫升高、氣壓下降、雨過天晴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降水
準靜止鋒冷暖氣團勢均力敵或地形阻擋長時間在一個地區擺動陰雨連綿雨過天晴初夏(6月)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天氣;冬半年,貴陽多陰雨冷濕天氣。
注意: ①冷鋒過境雨區在鋒后,出現雨雪、降溫天氣。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 ②暖鋒過境雨區在鋒前,多為連續性降水。過境后,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21.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天氣系統的特點
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況的描述,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
由于低壓(氣旋)中心氣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氣,而高壓(反氣旋)中心氣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