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匯
⑥青藏高原為什么是我國太陽輻射最強的地區?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陽輻射強。(5)全球的熱量平衡①多年平均來看,地球(地面和大氣)熱量收支平衡。②全球熱量平衡與人類生存發展的關系:第一、全球每年平均氣溫比較穩定,有利于人類的生存與活動。第二、人類通過改變大氣的組成或改變地面的熱力狀況,可以影響大氣的熱力作用過程,從而改變局部地區甚至是全球的氣候。例如:人類向大氣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使得大氣熱量的收支失去平衡,導致熱量平衡失調,全球變暖;人類改變地面狀況(植被覆蓋狀況、水域面積等)可以影響地面獲得熱量的多少和改變地面輻射,而使局部小氣候發生改變。(6)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 ①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②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8、氣溫的時間分布:(1)氣溫的日變化:
太陽輻射
地面溫度
大氣溫度
最大值
正午12點
(h最大)
午后1點
(熱量由盈余轉為虧損的時候)
午后2時左右
(熱量由盈余轉為虧損的時候)
最小值
夜
日出前后(2)氣溫年變化:(北半球為例,南半球相反)
太陽輻射
大陸
海洋
最高值
6月
7月
8月
最低值
12月
1月
2月9、氣溫的空間分布:(1)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2)氣溫的水平分布: ①緯度分布:氣溫都從低緯向兩極遞減:在南北半球上,無論7月或1月,這是一般規律,∵低緯地區獲得太陽輻射能量多,氣溫就高;高緯地區獲得太陽輻射能量少,氣溫就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海南島 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南半球的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說明:南半球同緯度地區氣溫變化不大。∵南半球海洋比北半球廣闊得多。 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北半球同一緯度上,一月等溫線向南(低緯)凸出,海洋上則向北(高緯)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緯度上,冬季大陸氣溫比海洋低,夏季大陸氣溫比海洋高。【記法】:一陸南凸;高高低低。
④7月世界最熱在北緯20°-30°的沙漠地區。1月北半球最冷在西伯利亞。世界最低溫在南極洲大陸上。 10、氣溫年較差:(1)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云雨多少。(2)變化規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3)氣溫年較差低緯小,高緯大(∵低緯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小;高緯相反)(4)注意: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①緯度(緯度低氣溫高,緯度高氣溫低); ②地形、地勢(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降低6℃。); ③下墊面性質(海陸位置、植被狀況); ④天氣狀況(白天晴天比陰雨天氣溫高,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氣溫高)。 11.熱力環流(1)概念: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2)形成:冷熱不均(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空氣的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大氣水平運動→熱力環流。(3)理解熱力環流應注意的問題:①氣壓是指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的大氣柱的質量,因此在同一地點,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②通常所說的高氣壓、低氣壓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氣壓高低狀況。比較氣壓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進行比較,垂直方向氣壓下面高于上面。③等壓面是空間氣壓值相等的各點所組成的面,等壓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壓區;等壓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壓區。地面受熱均勻等壓面一般呈水平狀態,地面受熱不均勻,則往往因其等壓面的上凸或下凹。④判斷氣壓高低,既要考慮高度因素又要結合等壓面的凹凸狀況。(4)大氣運動在生活中的運用:①海陸風: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的大氣運動形式。白天,在太陽照射下,陸地升溫快,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氣壓降低(高空氣壓升高),形成“海風”;夜晚情況正好相反,空氣運動形成“陸風”。②山谷風: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氣強烈增溫,導致暖空氣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夜間因山坡空氣迅速冷卻,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風。③城市風: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斷增多,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釋放大量的廢熱,導致城市氣溫高于郊區,形成“城市熱島”。當大氣環流微弱時,由于城市熱島的存在,引起空氣在城市上升,在郊區下沉,在城市和郊區之間形成了小型的熱力環流,稱為城市風。研究城市風對于搞好城市環境保護有重要意義:污染嚴重的企業應布局在城市風下沉距離以外,綠化帶應布局在城市風下沉距離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