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匯
(5)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作用力
概 念
方 向
大氣運動與等壓線的關系
摩擦力
指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作相對運動時,接觸面之間產生的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
與風向相反
在受摩擦力影響的情況下,當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與氣壓梯度力相平衡時,風向斜穿過等壓線,由高壓吹向低壓
地轉
偏向
力
由地球自轉產生的使水平運動物體發生偏向的力
與風向垂直
在未受摩擦力影響的情況下,當地轉偏向力增大到與氣壓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時,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氣壓梯度力
促使大氣由高壓區流向低壓區的力,是使大氣產生水平運動的原動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沿垂直于等壓面的方向,由高壓指向低壓
風向與等壓線垂直,在自轉的地球上不存在
①從熱力環流可以看出,冷熱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產生了氣壓差異,從而促使大氣從氣壓高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由此可見,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要認清影響風向的三種力的相互關系。
②不同情況下風向特點:地面風向與等壓線斜交,空中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2、熱力環流的性質特點(1)水平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平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13、水平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14.風的形成:大氣的水平運動叫風,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密風速愈大。15、風向:(1)風向-—風的來向;(2)風向與等壓線關系:①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②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3)根據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①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并且由高壓指向低壓②確定地轉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6.等壓線圖的判讀
(1)等壓線圖:同一海拔高度上氣壓水平分布情況。
(2)等壓線圖判讀:首先識別氣壓場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斷風力大小和風向;最后分析天氣變化。
(3)判讀規律:
①等壓線的排列和數值:
低壓中心—— (中心為上升氣流);高壓中心—— (中心為下沉氣流);
高壓脊(線)——類似于等高線圖中的山脊(脊線);低壓槽(線)——類似于等高線圖中的山谷(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