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安徽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
【知識卡片】文言虛詞目錄1.而,ér2.乎,hū3.其,qí4.且,qiě5.然,rán6.所,suǒ7.為,wei8.焉,yān9.也,yě10.以,yǐ11.矣,yǐ12.因,yīn13.于,yú14.與,yǔ15.哉,zāi16.則,zé17.者,zhě18.之,zhī1.而,ér(1)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①表示并列,相當于“而且”、“又”、“和”或不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勸學》)——螃蟹有六條腿,兩只大鉗,除了蛇和鱔魚的洞穴就沒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為心思浮躁啊。②表示遞進關系,相當于“而且”、“并且”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君子廣泛的學習,而且天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會智慧明達,行為沒有過錯了。③表示承接關系,相當于“就”、“接著”或不翻譯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劍來擊打它,把它打破了。④表示轉折關系,相當于“然而”、“可是”、“卻”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⑤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于“如果”、“假使”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各位如果有這個意愿,看我的馬頭行事就可以了。⑥表示因果關系,相當于“因而”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館記》)——阻礙它的生機,來謀求高價,因而江浙一帶的梅都成了病態的。⑦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于“著”、“地”等,或不譯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促織》)——看到成名養的那只蟋蟀,就捂著嘴吃吃地笑了起來。(2)代詞。表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相當于“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你父親回來,自然會跟你再算帳的!(3)動詞,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察今》)——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驚呼的聲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樣。(4)復音虛詞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于“罷了”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藝和學問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罷了。②而后,相當于“才”,“方才”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傳》)——要像優孟那樣搖著頭唱歌,才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③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現在把鐘磬之類的東西放在水中,即使再大的風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音,何況是石頭呢?
2.乎,hū(1)語氣助詞①表示疑問語氣,相當于“嗎”、“呢”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觸龍說趙太后》)——男子漢也疼愛她的小兒子嗎?②表示測度語氣,相當于“吧”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圣人成為圣人,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此吧?③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我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何況大國呢?④表示感嘆語氣,相當于“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