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教師)
a.這個精致的燈籠將作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的禮品贈送給他。 b.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偷偷地把這筆錢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 c.這次考試不難,但由于他準備得不夠充分,差點兒就沒及格。 d.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要看清題干的要求,領會命題的意圖,從表意是否明確這一角度來逐句檢查,就不難發(fā)現毛病。c句的“差點兒就沒及格”容易被認為是句意不明。 [正確答案] c [評點與探究]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這一考點。能力層級為d級。 a項中“作為嘉賓的禮品”既可理解為送給嘉賓的禮品,也可理解為嘉賓送人的禮品;這樣,句中“他”既可能是嘉賓,也可能是別人。b項中“和”當連詞講時,原句可理解為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兩個人,自己一人去做某事;“和”當介詞講時,意思是他背著總經理,跟副總經理一起去干某事。d項中“幾個學校的領導”有歧義,“幾個”可以理解為修飾“學校”,也可理解為修飾“領導”,修改時可換用有關量詞,分別用“所”“位”等表示修飾“學校”或“領導”。 知識歸納與思維拓展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按照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知識順序分類講解,形成知識網絡。教師使用時要注意指導學生掌握不同類型病句的特點,從理性上加深認識,讓學生通過本欄目的學習、研討,豐富其語法知識和邏輯知識,總結規(guī)律和方法。 二、知識歸納與思維拓展 該部分知識點屬于《考試說明》中“修改并辨析病句”部分,能力層級為d級。 要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首先要掌握病句的類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1.成分殘缺 如果不符合省略的條件而缺少應有的成分,以致造成句子結構不完整,表達的意思不準確,這叫做成分殘缺。如: ①從大量的觀察到的事實中告訴我們,要掌握天氣的連續(xù)變化,最好每小時都進行觀察。 ②一天,炮一連炊事員朱柯忠在去炮兵陣地的路上,突然有一個打扮成采豬草模樣的人迎面向他跑來。 ③這個節(jié)目表達了同學們要以實際行動向雷鋒同志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向黨匯報。 ④當前和今后一個相當時間內,每年進入勞動年齡的人口數很大,安排城鎮(zhèn)青壯勞動力就業(yè)是一項相當繁重的任務。 ⑤如果能掌握各種類型的調查報告的特點,有助于在調查研究過程中抓住中心,突出重點。 ①句由于用介詞而造成主語殘缺;②句后一分句缺少謂語;③句后一分句缺少和“表達”搭配的賓語。④“相當時間”內缺少必要的定語。⑤這是一個假設復句,缺少與“如果”相呼應的關聯(lián)詞語。 這類病句的修改方法有二。一是刪去某些詞語(主要是介詞),是殘缺的成分出現。例①可刪去“從”“中”,讓“事實”作為主語。二是補出殘缺的成分。例②在“突然”之后,補上“發(fā)現”或“看見”; 例③在句末補上“的決心”之類的賓語;例④在“相當時間”內補上定語“長的”;例⑤在“有助于”前加上與“如果”搭配的“就”。 2.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主要有: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當、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等。修改這類病句,主要采用更換或增刪的方法。如: ①今年春節(jié)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汽車和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 ②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質,經常浮現我的腦海中。 例②句中主謂搭配不當,“汽車”不能“放棄休假”,改為“……汽車整裝待發(fā),3000多名……”。例②“品質”是抽象的東西,和“浮現”不搭配,后半句可以改為“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 ③《女神》的出現,像一陣狂飆卷起了一代新詩風,開拓了新詩的領域,為新詩運動奠下了顯著的實績。 ④這個文化站已成為教育和幫助后進青年,挽救和培養(yǎng)失足青年的場所,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 例③“奠下”和賓語中心“實績”不能搭配,可以改為“為新詩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可以改為“顯示了新詩運動的實績”。例④中“培養(yǎng)”與“失足青年”不搭配。 ⑤我們有吃苦耐勞的人民,又有優(yōu)裕的自然資源。 ⑥要掌握走私犯活動的規(guī)律,以便穩(wěn)準狠地識別和打擊他們。 例⑤是定語和中心語不搭配,“優(yōu)裕”不能修飾“自然資源”,宜改為“豐富”。例⑥是狀語和中心語不搭配,“穩(wěn)準狠”不能修飾“識別”,可改為“更好地”。 ⑦他的學習成績是全班最好的學生。 ⑧世界是一個永遠不停地運動、變化和轉化的過程。 例⑦主語“成績”與賓語是“學生”不搭配,可以刪除“學生”,或把“是全班”放在“他”之后,去掉“他”字后面的“的”字。例⑧“世界”不能是“過程”,可以改成“世界發(fā)展是一個……過程”。 ⑨只有從思想上解決了為什么人的問題,就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就”不能和“只有”搭配,應該把“就”改為“才”。 3.重復累贅 由于多加了某個成分而使意思不清楚的毛病叫做成分多余(贅余)。如: ①我們二年級的同學,在上課的時候, 般地說,我們都能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 ②現在漁民選出了自己的行政組長,負責掌握漁民的生活和生產管理。 ③參加修建攔河大壩的勞動大軍,響應上級的號召,又快又好地進行施工任務。 例①后一個“我們”多余,應該刪去;例②有“負責掌握”累贅,刪去一個;例③“進行施工”,動賓搭配得很好,再加上“任務”就多余了。 ④這句話的后面,包含了多么豐富的無聲的潛臺詞啊。 ⑤聽了小宋的介紹,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謝李芳。 ⑥從此,原來這個平靜的家庭里,就不時發(fā)生出來使人不安的怪事來。 ⑦他小學畢業(yè),就回鄉(xiāng)參加生產,所以很能干,也吃得苦。 例④刪掉“無聲的”;例⑤“心里”和“由衷”重復,刪去一個;例⑥ “出來”多余,應刪去。例⑦分句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去掉“所以”。 4.語序不當 語序不當是指在一個句子中,組成這個句子的某些成分由于所處的位置不當而造成的一種語病現象,包括句子詞序不當、句子成分次序不當、分句之間語序不當等。(多個詞語間的次序排列問題,放在“連貫”專題講) 例1:“故宮博物院展出了兩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句中“兩千多年前”不能修飾“新出土”,而應放在“文物”之前,修飾“文物”。 例2:“這種設施要不要更新,在領導和群眾中廣泛地引起了議論。”句中定語搶了狀語位置,“廣泛”是修飾“議論”,作定語,在句中卻放在“引起”前充當狀語,明顯不合適,畫線處應改為“引起廣泛的議論”。 例3:“我把外頭空地上的一塊一塊的磚碼了起來。”句中“一塊一塊”應修飾限制動詞“碼”,表示碼的方式,作狀語,放在“碼”字前。 例4:“如果我們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了廣大人民的根本的長遠的利益,或看到長遠目標,看不到實現這個目標必須經歷的步驟,就會背離黨的基本路線。”句中“如果”要放在“我們”的后面。 例5:“黎明的學習成績,不僅在學校很突出,而且在班級也是拔尖的。”這句話的毛病是,遞進關系復句的兩個分句位置顛倒了,應改為:“黎明的學習成績,不僅在班級是拔尖的,而且在學校也很突出。” 5.結構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