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教師)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意在引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典型問題的思考,了解在“擴展語句”和“壓縮語段”在高考中的地位與知識的建構。并通過問題的點撥,能大致熟悉高考題設置的角度、類型及解題要領。 二、問題磁場 1.學生在一篇有關“梅花”的文章中寫有這樣一個句子:“梅花開放了。”老師說他“描寫欠具體、生動”。若要充分突出梅花不畏嚴寒的品格,你對這個句子會作怎樣的改動? [點撥]可以采取補充附加成分的方法改寫或擴寫原句。句子的主干只是單純的陳述與支配關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補語)能起到修飾、限制和補充的作用要使語句擴展開,變得生動、具體,就要發揮附加成分的作用。補充附加成分我們可以說成“(什么樣的)梅花[怎么樣地]開放了。”為突出梅花的不畏嚴寒,還可以再加一些狀語進行限制。[當積雪壓斷枝頭的時候],[當冰凌高掛懸崖的時候],[當百花紛謝凋零的時候],梅花[迎著風雪][帶著微笑][悄悄地]開放了。 2.你能根據下列句子的思路,合理展開敘述,組成一個80字左右的語段嗎? 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點撥]此題的擴展關鍵是要對夏天和冬天分別進行敘述和描寫,寫出各自的情趣,而描寫和敘述的有無意蘊便是此題擴展優劣的關鍵。如“夏有夏的草綠花紅,冬有冬的瓊枝玉葉。夏天百川灌海,漫天碧透,雨后泛舟,總能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冬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湖面溜冰,一樣使人逸興神飛,意趣盎然。”此段文字的成功之處就是使用了許多的修辭方法(對比、夸張、對偶、比喻)加強表達效果,除此之外,還使用了整齊的句式,并大量使用了富有色彩的形容詞。 3.用一句不超過15個字的話作標題,準確表述下面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此標題該如何擬寫呢? 英語和漢語對“綠色”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英語里,綠色除了代表“沒經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象征意義——忌妒。植物的綠色是健康、向上的標志,這對別的顏色是一種挑釁,所以西方人用“眼睛發綠”比喻“忌妒”。而在漢語里,往往用眼睛氣得發紅描寫人忌妒時的樣子,而“紅眼病”的癥狀正好與此相似,是對忌妒的生動描述。 所以“眼紅”不應譯成red一eyed,而應譯成green一eyed,當然,“眼紅”還可以譯成envy,jea1ous(忌妒)等等。同樣,“害紅眼病”可譯成green with envy(直譯:忌妒得眼睛發綠),千萬不能將它直譯為have a ophtha1mia(紅眼病,醫學術語),醫學上、生理上的“紅眼”病還可以譯為pinkeye,多了一個“粉”字。 [點撥]此題考查對所給材料進行高度壓縮或概括的能力。這與現代文閱讀中“辨明和篩選重要信息”頗為相似,它需要考生準確理解所給材料的內涵,在準確理解語段的基礎上,提煉出中心。如:漢語譯英語,“眼紅”變“眼綠”(意思對即可)。解題時必須概括和提煉出材料的主要內容,可適當注意語段首句、過渡句、尾句等,并要統觀整體,進行壓縮和概括。 4.你能用簡潔的文字概括下面一段話所傳達的主要信息嗎?(不超過8個字) 法國《費加羅報》稱,國際奧委會XX年奧運會申辦城市評估團成員最初表達的印象已經傳達出這樣一個信號:經過事實的考驗,“巴黎和北京的決斗”這一說法已經過時了。評估團團長維爾布魯根曾“不加渲染地證實過大阪令人印象深刻”,之后又對加拿大一份日報《多倫多星報》透露,他的評估團在這座城市的考察是富有成果和引人注目的。伊斯坦布爾市長立足于土耳其地處亞歐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也宣稱得到奧委會某些成員的青睞。 [點撥]這段話所傳達的主要信息是:XX年申奧。這個語段是圍繞“申奧”這個話題展開的,由三句話組成。第一句話是說“巴黎和北京的決斗”勝者可獲得奧運會申辦城市已經不符合現實,還有其他的競爭者;第二句是說日本的大阪和加拿大的多倫多也是很有希望的;第三句是說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也是一個競爭對手。融合以上幾個意思,我們可以明確主要信息是:申奧城市難以確定,所提及的幾個城市都有申辦成功的可能。由此我們可以壓縮概括為:“各有所長勢均力敵”或“鹿死誰手很難預測”或“誰勝誰負難以定論”等。 案例探究使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