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1-8課導學案
4..“唐風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對下列哪個國家文化的影響( )
a.新羅 b.天竺 c.波斯 d.日本
5、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時印度和西亞的歷史,最好的參考書籍是( )
a《史記》 b《資治通鑒》 c《西游記》 d《大唐西域記》
6、“玄奘西游”和“鑒真東渡”備受后人稱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不畏艱難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學識
c研究和弘揚佛學的執著追求 d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7、唐朝時,我國與各國間的友好往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其原因是( )
①中國對外交通比過去發達②中國的經濟文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③唐朝統治者推行開明的對外政策④唐朝疆域比過去擴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貞觀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經精義的唐朝高僧是( )
a.鑒真 b.玄奘 c.晁橫 d.鄭和
9、唐代的繁榮與開放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外交流的發展有關,以下最能表明中國人學習外國文化的開放意識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行 b.鑒真東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東來
10、七年級一班的黑板報設計選定的主題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擬定了四個標題,請你指出哪一項是不恰當的 ( )
a.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成親 b.鑒真東渡宣揚中國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經 d.日本遣唐使來華
第7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 (一)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基礎知識:掌握隋唐時期在科技和文學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趙州橋、唐都長安城、雕版印刷術、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過程與方法:對趙州橋與頤和園玉帶橋等橋的對比,雕版印刷術與手抄筆錄的對比,培養運用對比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唐詩進行賞析,激發對詩歌的學習興趣,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唐文化是中國封建文化的高峰,對祖國和世界文化發展作出了貢獻,以此激發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學習重點: 李春和趙州橋,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光耀千古的詩壇
學習難點:如何理解趙州橋是一座高度的科學性和完美的藝術性相結合的精品,如何從歷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賞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詩作。
二、自主預習,自我提高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_____朝____設計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_,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______多年后,歐洲才建成類似的橋。
2、唐都_____-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_____氣勢宏偉,富麗堂皇。
(二)、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1、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隋唐時期,已經有_________的佛經、日歷和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