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1-8課導學案
④我們學習唐朝的藝術不僅僅是知道其繁榮的興盛,更重要的是學習這些藝術家的優秀品質,指引我們以后的道路。上述材料主要說的是顏真卿,那么你認為他有哪些優秀品質值得你學習呢?
(二)合作探究二
材料一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燿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杜甫
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李白
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飄轉篷舞——白居易
材料二:在電視時代,被稱為“百戲之祖”的昆曲并不是惟一手足無措的劇種。中國300多個地方劇種中,三分之二都面臨生存危機。偌大的上海,昆曲觀眾只有幾百人;越劇故鄉浙江的100多個正規越劇團現在只留下不到20個。
古典戲劇真的進入了“疲憊歲月”?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的學者余秋雨在《笛聲何處》中寫道,昆曲“太長,太完滿,太緩慢,太文雅,太刻板;但是,戲劇家和戲劇理論家們還在以苛嚴的標尺刻意追求它的完整性和規范化,刻意追求它的韻律和聲調,致使它的局限性越來越嚴重!
也有人在傾全力煥發古老劇種的青春。著名華人作家白先勇將湯顯祖55折的《牡丹亭》劇本壓縮成27折,于今年4月開始世界巡演。改編版本在保持昆曲抽象寫意和以簡馭繁的美學傳統的同時,也利用現代劇場概念使古老的劇種適應現代觀眾的視覺要求。
——《揚子晚報》XX年9月12日
①材料一中的三首詩歌描述了唐朝文化哪一方面的情況?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唐朝舞蹈興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材料二反映了我國古典戲劇所面臨的困境,調查你的家鄉有什么地方戲?你能結合唐朝的經驗談談你對保護發展地方戲曲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四、當堂訓練
1.我國書法藝術的高峰是
a.秦漢時期 b.三國時期 c.五代時期 d.隋唐時期
2.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最有成就的書法家是
a.柳公權 b.顏真卿 c.鐘繇 d.歐陽修
3.“畫圣”是指
a.展子虔 b.吳道子 c.閻立本 d.唐玄宗
4.擅長人物故事畫的唐代畫家是
a.展子虔 b.吳道子 c.閻立本 d.唐玄宗
5.下列關于隋唐的音樂、舞蹈敘述正確的是
①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邊各國的傳統樂舞
②注重線條變化,立體感強,風格奔放
③呈現出氣勢恢弘、風格多樣,既優美和諧,又鏗鏘熱烈的盛世特色
④融合了南朝的優美和北朝的雄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