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第一站 《角色與責任》
a、越來越分離 b、與任何人都無關
c、越來越緊密 d、彼此不能分開
2、如果說社會是張網,那么我們每個人都是( )
a、網上的一個結點 b、漏網之魚
c、互不相干的個體 d、一條線
3、“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句諺語告訴我們( )
a、每個人都有三個好朋友
b、人總是不能脫離他的人際環境
c、只要你是好人就會有朋友幫你
d、人是無法獨立完成任務的
4、“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是索取”。這句話告訴我們( )
①要實現生命的價值,創造有意義的人生,就必須只講奉獻,而不能索取
②人的一生若只是索取,人生就沒有意義
③真正懂得生命價值的人不但享受現實生活中的給予,而且會積極地為他人、為社會去奉獻
④只要對他人、 對社會有所貢獻,生命就有價值,人生就有意義。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實現社會化的途徑主要是( )
a、學習社會知識 b、幫助老年人
c、經常聽廣播讀報紙 d、社會成員的影響
6、某學校在開展助殘的活動中,許多同學發生了巨大變化:冷漠的變熱情了,脆弱的變堅強了。可見( )
a、人在社會中能夠不斷的成長
b、我們應該多了解社會
c、社會化的過程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d、我們的情緒變化太大
(二)、我來決策
1、我是個獨特的我,我的行為活動只能代表我自己。( )
2、個人是社會的成員,人們的生活可以離開社會。( )
3、一個人員有把目光放在遠大的事業上,才會有寬廣和豁達的度量。( )
4、每個人在身心正常發展的時候也在為社會做著貢獻。( )
5、社會成員只有在老師或家長的影響下,通過結交朋友才能實現社會化。( )
(三)大顯身手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研究水稻的高產,不斷探索反復實踐,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性的進展,然而,在成就和榮譽面前,他從不滿足,永不止步。XX年2月,他榮獲了XX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而稻米目前是世界大約30億人的主要食物。世界糧食獎基金會稱袁隆平為“世界水稻研究領域最重要的專家之一”,“在世界上率先培育成功并廣泛種植的雜交水稻在中國引發了一場水稻生產革命,使水稻產量在一個世紀中增加了2倍。雜交水稻這一育種途徑由此從亞洲、非洲到美洲廣泛傳播,養活了數以千萬計的人口。”
從這個事例中你能談談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嗎?
第五課第二站《做一個社會的人》
靈寶三中 邢建娣
目標預設:
[知識目標]:掌握融入社會的方法
[情感價值目標]:形成樂于助人、誠實守信、樂于奉獻等思想、態度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