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鄂教版)
14、教師總結;法律是武器,有了法律就有了依靠。不過,武器要靠人使用權用才能發揮作用。愿大家都能正確而充分地運用法律這個武器保護自己成長。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活動引入:你說我答。(1)將學生分成兩組。(2)一組同學講未成年人權益受侵犯的具體事例,詢問法律中有沒有相關的保護條款。另一組同學快速翻閱法律讀本并回答。(3)兩組交換提問和回答。
2、過渡:法律是依據,法律條文在書本中,那我們到底怎么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3、討論:看課本39頁圖,再討論:用事例說說自己或身邊的同學或其他成年人朋友是怎樣保護自己的。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犯時,一般怎么辦?讀友情提示。
4、活動:“請你支招”。請大家再為權益受到侵犯的吳聰提建議。
5、過渡:法律保護我們,是不是說未成年人所有的行為法律都支持呢?
6、讀課本40頁內容后,翻閱《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說一說法律以無們有哪些限制,你對法律限制我們“自由”是怎樣想的,我們該怎么做。
7、過渡:我們最希望的當然是社會能夠文明幸福美好,而社會要實現文明幸福美好就要有基本的社會秩序。為了規范社會秩序,你能針對全社會的人制定幾條管理制度嗎?
8、活動:小組商定“社會管理制度”,再集休交流,并說說為什么制定社會管理制度。
9、過渡:其實,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我們,也代表全國人民制定了我們國家各方面的規范制度,這就是法律。我國的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遵守法律是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
10、請學生說一說什么是義務。
11、案例分析:
(1)讀課本41頁中的案例。
(2)補充故事:想象吳威攜帶鞭炮乘車的可能后果和危險。
(3)說一說吳威違反了哪一條法律,他為什么會違反法律規定。
(4)討論交流:別人不會發現或我們年紀小就能做違法的事嗎?我們想做一件事,而法律不允許,該怎么辦?
(5)讀“法官說”。
12、說一說:請學生用自己知道的事例說一說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13、過渡:有一種意識叫法律意識。所謂法律意識,就是心中有法律。這是每個公民都應有的意識。履行公民義務,樹立法律意識,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公民都應該把學法守法變成自己的自覺行為。
14、講一講:先看課本第42頁圖片內容,再講一講自己知道的法律規定的公民的義務,并說說履行這些義務該怎樣做。
15、故事講述:請學生讀“理智的阿華”,說一說阿華值得學習的地方;再講述自己知道的守法人物的故事。
16、過渡:我們不公要自覺守法,還要宣傳法律,讓社會的人都樹立起守法意識。說說你相向社會宣傳什么。
17、活動:請學生根據上機說的宣傳內容,寫兩句法律宣傳廣告詞,創作一張普法宣傳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