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鄂教版)
2、你知道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們有哪些節日呢?
板書學生舉出的節日后引導:節日讓人期待,那里的人民是怎樣慶祝節日的呢?我們去看看吧!
3、了解“圣誕節”“開齋節”“狂歡節”。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烘托節日氣氛的物品、音樂、或影像。
“圣誕節”作為重點,突出:這是世界上慶祝人口非常多的節日;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用不同的方式慶祝同一個節日。
“開齋節”要求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和人們的宗教信仰有關。
“狂歡節”讓學生感受節日的大眾情懷——盡情抒發人們對生活的熱愛,無拘無束地展示自我。
4、小組交流:介紹自己收集的外國節日和節日習俗資料。
研討:盡管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節日不同,但透過不同的節日,我們總能感受到人類相同的地方。這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后再同桌互相交流,最后全班反饋,教師小結。
5、導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活在不同國度的人們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各地的風土民情,看看他們的服飾和飲食中蘊含的文化。
6、了解各國或地區服飾及特點。
你知道這些服飾是哪些國家的嗎?讀課本66—67頁的內容,思考書中介紹的各種服飾各有什么特點,學生可以將收集的資料與同學分享。
你不了解哪些有特點的服飾?旗袍、韓服、莎麗等。
服飾受哪些因素影響?
7、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了解不同的飲食文化。
引導學生思考:飲食習慣與什么有關?如何比較飲食習慣與的長處與不足?
2、小組討論辨析。
飲食文化真令人目不暇接!人們的飲食不同,甚至會產生一些爭議,例如許多國家的人愛吃的狗肉恰如是歐洲有些國家的人們不愿吃的,對這樣的問題你怎樣看?
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達成共訓識:對于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我們要理解、尊重。
3、導入:不同國家和地區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習俗,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應該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習慣。人們間的相互交往離不開禮儀,來到不同的國度,我們要尊重當地人的習俗,入鄉隨俗,以禮待人。
4、了解見面禮儀。
展示見面禮儀。提問:你知道哪些見面禮儀?和小組、同學一起演示。這些禮儀是如合形成的?教師介紹握手禮的由來。
5、了解送禮和受禮禮儀。
閱讀課本71頁的內容。
小組討論:我們中國人送禮和受禮有哪些講究?接受禮物的方式如此不同,我們應該怎樣看待?
6、了解談話禮儀。
讀課本72頁的內容,知道談話的禮儀。
談話的禮儀體現了什么?
7、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9•異域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