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一單元 難忘的昨天教案
(2)看到這感人的一幕幕,你想說些什么?(揭題——災難無情人有情)
(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地方受災,全國人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課前,你收集了解了哪些相關資料?
學生匯報交流。
三、活動導行
(1)想一想,你曾經為災區做過什么?
(2)小組討論
我們作為小學生,能夠為災區的人民做些什么?
(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你對災區的真情,可以用繪畫.演節目.給災區的小朋友寫一封慰問信等形式)
四、總結拓展
學了這課,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災難無情人有情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第二課時 伸出友愛的援助之手
學習目標:
通過圖片與文字介紹,讓學生認識到全國人民對災區的關心與幫助,體會到人間的真情。
通過活動,使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能夠用自己的力量來支援災區。
教學準備: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上網.觀看影片.讀書等活動,收集一些面對災難所涌現出來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然后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在班上進行展示;收集有關體現在災難面前人們互幫互助的諺語.名言等,明白在災難面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扶危濟困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收集有關人們幫助災區人民抗洪(震)救災,幫助災區人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面對無情的自然災害,人間卻有真情在,面對如此真情,你如何理解?
師小結: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匯報交流,感受人間真情
(1)課件展示:災難面前,醫務人員為災區人民送醫送藥.汽車輸送救災物資.小朋友為災區捐款……全國各族人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
(2)看到這感人的一幕幕,你想說些什么?
(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地方受災,全國人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不僅如此,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民,還熱情的幫助世界各國遭受自然災害侵襲的人民。(課件展示:xx年5月21日,非洲阿爾及利亞地震導致嚴重損失,中國政府無償向阿爾及利亞人民提供人道主義幫助并派遣國家救援隊的場景)
小組討論:
從圖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中國政府為什么向阿爾及利亞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體現了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如果你是災區人民,面對這些救助,你會怎么想?怎么說?
關心和援助世界各國人民,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是中國政府的一貫做法,你課前還收集了解到哪些資料?
學生交流。
三、榜樣引領,深入導行
關心和救助受災人民,不僅僅是政府的事,大人的事,我們小學生同樣能做到。身邊有不少榜樣呢。試列舉一下汶川地震發生后,你身邊的抗震救災援助小模范都有誰?他的什么事,讓你感動,值得你學習?
作為小學生,災難發生時,我們能夠為災區的人民做些什么?
四、總結拓展
學了這課,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災難無情人有情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發揚革命的人道主義
本單元品社教學反思:
講完本單元課,我感觸頗深,首先是對于鉆研教材有了更新的認識,不管是在我自己備課過程中,還是在授課中,都感受到了對于教學目標的把握,以及合理的利用教材的設計思路,都是基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所設計的課堂生成問題,也正是由于對教學目標的牢牢把握,才使得我們的課堂氣氛活躍時而不凌亂,冷靜時不沉悶。其次,我也更深刻的感受到做為一名品德與社會老師,是越來越需要豐富的知識和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在自己的課堂上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體驗,創設出了很好的教學環節,這說明在備課階段一方面深鉆教學目標,充分運用教材上的內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關知識和內容,另一方面也在課前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合理利用相關的社會資源,進而極大的拉進了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