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一單元 難忘的昨天教案
如今,袁隆平身兼多職,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等。
這位自稱農民的雜交水稻專家,1930年9月生于北京。1953年畢業于西南農學院農學系之后,袁隆平一直從事農業教育及雜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農科院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學會理事.中國作物學會副理事長.全國科協常委;曾被聘為農業部雜交水稻技術顧問.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
60年代以來,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國在矮桿水稻.雜交水稻育種和超級雜交水稻育種上三次領先世界水平。前兩階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國推廣后,中國的水稻單產從4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公斤左右,近20年內為全國增產糧食3000多億公斤。
70年代初,袁隆平發表了水稻有雜交優勢的觀點,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種的禁區。國際上的同行們稱袁隆平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2)教師設問:讀了這份資料,同學們想說些什么?
師小結,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二、交流預習。
1.科學技術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哪些好處?
(1)科學技術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具有密切關系,具體表現在:科技的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科技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生活質量。
(2)科技發展不僅造福于人們的現實生活,而且為人類的未來生活描繪出更加美好的前景。
2.整理資料,闡明觀點。
(1)分小組合作探究,歸納整理。(教師巡回指導,加以適當點撥)
(2)全班交流匯報。
教師提出匯報的要求:列出具體事實加以說明。
(3)小結談話。
聽了大家的發言,我的確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的神奇魔力,是它讓我們擁有如此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此時此刻我們不禁想起那些為追求真理而奮斗一生的科學家.發明家。
三、推介名家,崇尚科學
過渡語:你們課前都收集了自己最為崇拜的科學家.發明家的資料,愿意推薦給大家嗎?
(1)生簡要介紹自己收集的資料。
(2)聽了他們的故事,你們想說點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了解科學探究的途徑。
2.進行科學設想,探究,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第二課時 科學技術的力量
學習目標:
1.知道科學技術跟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2.知道科學技術能為人類造福,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重要力量。
3.從小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科學技術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科學技術有著無窮的力量,懂得科學技術可以造福人類。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播放:神六飛天,同學們,金秋十月,在祖國媽媽剛剛度過她56歲生日的時候,在我們神州大地上發生了一件牽動著億萬中國人民的心,引起全世界矚目的大事,你們知道是什么事嗎?
二、走近神六,話航天。
1.xx年10月12日,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神州六號以每秒7.5公里的速度,在我國黃海上空200公里處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你們想不想再看看神舟飛天的壯舉?
2.播放課件錄像。播完后,看了錄像你們想說些什么?
你們知道乘坐神舟六號的兩位航天英雄是誰嗎?出示照片。
同學們,通過這些數字的對比,你們有什么發現?(板書:發展迅速)短短兩年時間,我國的航天科技取得巨大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