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人教版)
4、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精心設計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方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以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的主要學習形式。拓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發了學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時也讓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尊重了他們的自主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重溫歷史,感受當時侵略所帶來的傷害與屈辱,談自己的感受。
難點:結合實際,說說以后在學習及生活中該如何做。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活動一: 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中國國寶
1、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個國家也是如此。我們的祖國有五千年的歷史,讓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看看它的成長。(播放短片)
2、 我們的祖國曾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圖,(展示地圖)但是他們有些被強行租借,有的被列強強取豪奪,四散飄零。仔細觀察,從圖中香港、澳門的名稱中(放大此地圖片名稱),你發現了什么?
3、 都是特別行政區。
4、 是的。他們都是我們的國土,為什么稱為特別行政區呢?因為它們都曾被英國和葡萄牙所占領。在著名的鴉片戰爭中,我們的國家更是受到了外來國家嚴重的侵略。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回家搜集了一些有關資料,請大家互相討論。
5、 學生互相討論。首先,讓大家先要弄清楚鴉片戰爭發動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帶來的傷害。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大家補充完整自己的資料,如:分別有那些國家,進行劃分,再在每個國家下方寫出其所做出的侵略。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匯報,為班級高質量的交流打下基礎。
6、 在同學互相交流的基礎上,組織全班討論。在此過程中,可以將問題更深入的討論,比如:“我們的國家還有被強占或租借的地方”讓學生知道,國土曾因為許多不平等條約而被瓜分,中華民族飽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躪。
7、 在班級交流基礎上,讓一些學生闡述自己對此的看法。
活動二 被掠走的中國國寶
1、 師:我們的國土被外國列強所瓜分,隨著他們的鐵蹄的踐踏,許多珍貴的、世間罕見的國寶也被他們所掠奪,說說你所知道的事件。
2、 在學生所講事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教材第32頁的圖片對比,讓他們從真實的圖片中感受當時列強的可恥行為。從而啟發學生廣泛的思考教材第33頁的問題,為什么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奪走我們的國寶呢?
3、 聯系現在,國家花重金從國外買回了許多國寶,說說當你看到被掠奪的國寶,需要花重金買回時,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樣?
4、 小組討論。
5、 作業設計:
一、將自己所搜集的關于國土被瓜分的資料,制成圖表
二、寫篇小作文,談談自己對于祖國所受侵略的看法,感受。
(第二課時)
活動三 日本屠刀下的血淚史
1、 師: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一個夜晚。就在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國,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 播放電影片段(日軍在入侵中國以后的所作所為,給當時的國人所帶來的傷害)展開討論: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