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人教版)
師:聽了同學們的介紹,老師深深地體會到希臘眾多文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的了不起。你還知道哪此希臘神話傳說和古希臘科學家的故事,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和同學交流,談談感想。
作業設計:
故事續編:密林深處的秘密
讓學生結合相關資料整理成小故事,把瑪雅人的消失作為一個開放的結尾,思考失蹤的原因,按照自己的猜想將故事續寫完成。
(第二課時)
感受現代文明之美與現代藝術之精髓
活動三 跟我來吧
師:同學們,有句話是這么說來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確,當今的世界變化日新月異,豐富多彩。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小導游,一起走出國門看世界吧。
一位學生上臺: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今日,我們的行程是這樣的:首先從亞洲出發,訪問歐洲國家——法國,重點參觀巴黎盧浮宮,欣賞藝術瑰寶。然后前往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最后抵達美國最大、最繁華的城市——紐約,漫步國際大都會。記住喲,途中有什么想交流交流的,可以大膽地暢所欲言。準備好了嗎?出發!
(課件介紹:盧浮宮的三件鎮宮之寶、埃菲爾鐵塔、蓬皮杜藝術中心、維也納歌劇院、維也納著名音樂人物、紐約時代廣場、華爾街)
交流、探究:
名作欣賞:達.芬奇的《蒙娜麗莎》
斷臂維納斯
分享所了解的音樂家故事
你還知道美國的哪些事情?談談你所了解的美國。
導游作結束語:旅客們,今天的行程結束了。預祝各位今晚有個好夢。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xx同學的帶領下,游歷了世界各國,其實,書中第100——101面的了望臺也向我們介紹了各國城市花絮,大家可以去看看。下節課,我們再去了解各國風情吧。
作業設計:
向父母介紹自己了解的國家。
3、文化采風
教材分析:
《文化采風》讓學生了解世界名城,它們的悠久歷史,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和民族,有著不同的藝術,有各種各樣的節日,。在西方國家的重大節日-----圣誕節。人們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歡樂,甚至比新年到來還要隆重、熱烈。像在中國人過春節時吃年夜飯一樣,人們喜歡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共進美食。
教學目標:
1.知道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習慣和節日習俗。初步了解對世界影響較大的幾個主要節日及其文化內涵,并從中感受人類文化傳播及其傳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2.初步了解一些國家或民族在民俗風情、生活習俗及禮儀上的不同,懂得對不同國家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文化習俗,持寬容、欣賞和尊重的態度。
3. 能夠借助資料,在分析比較中發現不同國家、地區的人們的生活特點與他們的生活環境之間的關系,學會聯系、民展地認識一個國家。
教學理念:
(1) 教材是師生學習的憑借,但是它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信息時代,現代教育技術的輔助,令課堂呈現開放性。
(2) 教師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傳者,學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動接受者。師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師生之間不再是單向的授受關系,而是你我關系,對話關系,合作關系。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交往、對話和探究的過程,也是價值觀、人生觀潛在形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