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人教版)
(站立起來的中國人!)
師:(指著課題):中國人──
(站立起來了!)
【設計意圖:在“國事論壇”自豪感體驗中把符合品德規范要求的"理"與相應的內心情感體驗的"情"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心理動力和行為的價值尺度推動愛國道德行為的形成。這與簽定《辛丑條約》的軟弱無能清政府相比之下,學生能不激起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并為之努力嗎?以論促情,激起自豪情感。這是第四次對比。】
3告別貧困奔小康
教學目標
1.懂得以往生活的艱辛,少年兒童必須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
2.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感受生活發生的變化。
3.認真學好各門文化課,切實打好知識基礎。在學習中發揚勤奮刻苦的精神,不怕困難。
教學過程
一、運用實物,激趣導入
1.票證展示(課前布置學生通過與長輩交流、收集一些過去的“票證”和它們背后的故事,了解各種票證的用途)
2.舉事例:講講關于票證的來歷和相關知識,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小組學習,交流感受
(一)生活質量提高了,人們的服裝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質量、數量、顏色、款式等。要求:
1.對比圖冊上三個不同時期人們的服裝。
2.講講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兩代人的帳本”和“我家今昔小調查”
1.通過兩代人的收入和支出消費對比,感受生活發生的變化(從剛維持溫飽到小康)。
2.調查自己家祖孫三代人生活條件發生的變化,完成調查表。
3.你對怎樣看待過去的生活?
三、暢談向小康邁進
(一) 師:溫飽問題解決后,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每個人眼中的小康生活各有不同。
1.談談你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樣的?
2.生活條件改善后,人們的平均壽命有了什么樣的變化?
(二)生活改善了,我們周圍的人們都在進行那些文化活動?(生自由回答)
四、情感升華 拓展交流
1. 對于發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域經濟差異,國家采取了什么政策?(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
2. 你們心中的理想是什么呢?可以說說你對未來的構想。
4、打開國門 走向世界
教材分析:
《打開國門走向世界》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三單元“騰飛的祖國”第四課.本單元設計是從祖國的進步和發展來入手,讓學生了解祖國的變化,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并為祖國的日益強大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使學生從小樹立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情分析:
學生對祖國的日益變化認知還是比較膚淺的.本單元將從資料探究入手,查找有關資料讓學生認識到中國發生的變化.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在各個方面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感受祖國打開國門后社會所發生的變化及成就,初步認識對外開放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素質提高的重要意義.
2 感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國家繁榮昌盛,并從開放、多元、國際化的社會發展趨勢認識和關注中國的發展.
教學理念:
1、在教學中“以教師精心設計的探究性學習方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以實現學生多元發展為核心為主要學習方式.”
2、教師拓展課堂知識,讓學生搜集圖片或文字資料,在“做”中不斷領悟、感知.
教學重點、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