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思品不一樣的社區(qū)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17-p18頁內容,話題為“祖國各地的社區(qū)”。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19-p20頁內容,話題為“國外的社區(qū)”。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旅游采風,感受社區(qū)風情
1.師: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喜歡旅游嗎?(喜歡)老師也是一個旅游愛好者。在寒、暑假期里,我喜歡到祖國各地去旅游。咱們中國地域十分遼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跨度長。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氣候,不同的民族,人們生活習慣不同,社區(qū)特點也就不一樣。接下來,老師給大家展現(xiàn)我在旅游時采風的照片!
2.請同學們留心觀察,看這其中哪些地方社區(qū)是你旅游時到過或者聽家人提起過的?
(出示課件:欣賞不同地區(qū)的社區(qū)風情圖片,圖片下配文字簡要說明,注意特點鮮明,畫面典型。)
(1)福建土樓 (2)陜北窯洞 (3)四川山地 (4)江南水鄉(xiāng)
(5)北京胡同 (6)沿海房屋 (7)安徽民居 (8)上海里弄
3.教師談話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4.師:說說你了解其中什么社區(qū)?能和同學們聊聊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嗎?
5.學生結合自己的旅游經(jīng)驗、家人介紹、上網(wǎng)、看電視、看課外書等各種途徑進行介紹祖國各地社區(q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相互補充、完善,教師進行適時引導,補充相關的資料。
(1)福建土樓;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qū)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創(chuàng)造性的生土建筑藝術杰作。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它以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規(guī)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qū)建筑模式”。
(2)陜北窯洞;陜北的窯洞是依山勢開鑿出來的這樣一個拱頂?shù)母G洞。由于黃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質,而拱頂?shù)某兄啬芰τ直绕巾斠茫愿G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頂?shù)姆绞絹肀WC了它的穩(wěn)固性。陜北取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作民居,有冬暖夏涼的優(yōu)點。
(3)四川山地;出門是山,那里人們的房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
(4)江南水鄉(xiāng); 沿河而居,處處是小橋流水人家,被譽為中國“威尼斯”。
(5)北京胡同;過去,北京是由千百萬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對面,平排并列有序地組成的。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間必要留出通道,這就是胡同。
(6)沿海房屋;碧海藍天,紅瓦綠樹,風景宜人。生活在這里可以天天游泳,那里有高大的椰子樹,還有豐富的水果——香蕉、椰子、波蘿等等!
(7)安徽民居:安徽民居其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為基本單位,但宏觀世界與北京的院落形式有別。根據(jù)當?shù)貧夂颉⒌匦蔚奶攸c,安徽傳統(tǒng)的民居建筑多為各種造型的二層樓房,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參差起伏,有的層樓疊院,精致樸素、堂皇俊秀。
(8)上海里弄:整個上海,有超過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絕大多數(shù)上海人,是住在各種各樣的弄堂里。 常常在弄堂的出口,開著一家小煙紙店,小得不能讓人置信的店面里,千絲萬縷地陳放著各種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針線,本市郵政用的郵票,各種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東西,應有盡有。
6.師:通過剛才的交流,你什么發(fā)現(xiàn)?
7.師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旅游采風圖片的交流,感受到祖國各地的社區(qū)在外觀上的特點鮮明,的確“不一樣”。(板書課題:不一樣的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