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思品不一樣的社區
4.學生交流學習所得,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把該國家社區的特點說全面、說透徹。
生1:我了解的是和我們傣族建筑有許多相同地方的泰國,那里的房屋尖頂。人們信奉佛教,非常重視頭部,認為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泰國人習慣合掌行見面禮。幾百年來,泰國的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筑等幾乎都和佛教有著密切關系。到泰國旅游,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以及富麗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國又有“黃袍佛國”的美名。佛教為泰國人塑造了道德標準,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讓、安寧和愛好和平的精神風范。泰國是一個禮儀之邦,泰國人性情溫和,待人熱情,有禮貌。
生2:法國位于歐洲大陸西部,三面臨海。首都巴黎號稱“浪漫之都”,是法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每天有1300萬的客流,在這里來來往往。巴黎的標志建筑——埃菲爾鐵塔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恬靜的塞納河畔。在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馬賽,你可以造訪大仲馬在小說《基度山伯爵》里描寫過的度假居所。
生3:受文化傳統影響,各國社區有著獨特的習慣。如日本人不喜歡別人敬煙,他們習慣自己牌號的煙。日本人忌諱“四”和“九”字,“四”在日語中發音與“死”和“苦”相似。櫻花是日本的國花,終年積雪不化的富士山則是日本最具特色的風景。
生4:加拿大人父母親非常注意培養孩子的能吃苦、勤奮和自立的習慣。在多倫多,大學沒有圍墻,沒有明顯的校門和校牌,學校與周圍的一切(馬路、街區、商店等)是那么渾然一體,有時如果沒有介紹,真不知已經來到學校。這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校與社區這層密切的關系。加拿大的西部開發,是完全自發的無政府行為,社區是基本單位,鄰里互相幫忙。
5.除了剛才我們著重探究的這些國家社區的風情文化各異,你還對哪些國家社區的風情文化感興趣呢?請大家自主利用網絡瀏覽。
6.請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國家社區風情文化后,教師引導學生嘗試探究:國家社區不同的風情文化與哪些因素有關?
7.教師小結:可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由于形成原因不同,人們生活環境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生活的社區也各具特色。
設計意圖:在課堂上互聯網的巨大信息容量這樣的教學方式,既體現了《品德與社會》課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對社會理解和關注,又能夠引導學生運用不同方式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說明問題,培養他們收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活動三、立足現實,構建理想社區
1.剛才,我們博覽了世界各地的精彩紛呈的風情文化,嘗試探究了它們形成的原因。回到我們生活的現實,你對構建理想的社區有什么建議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繪畫、寫建議書等)來表現。
2.學生自主進行活動。
3.展示學生對理想社區構建的成果。
小結:的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同學們對理想社區的構建中,設施的增添不可少,制度的完善很重要,但關鍵是社區中人的思想覺悟要提高。希望同學們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設計意圖:《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目標在于:引導學生回歸富有特征的兒童生活,去感受、體驗和提升生活,去實現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知識、能力等在內的多維的、綜合的課程目標。本教學環節,就是讓學生在童眼看世界社區的基礎上,能以童心構建自己生活的社區,充分體現了課程生活性特點。
板書設計
3.國外的社區
生活在不同文化傳統的社區里
人們的生活習慣不同
生活的社區也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