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學設計及評析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運用課件解決難點,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通過感情朗讀、做動作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積累語言,把學到的課文中的語言逐步內化。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注重學法指導,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質疑研討為主線,以自主發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整個環節圍繞學生的自能讀書、自主探究展開,變“學會”為“會學”。
【教學評析】教師充分尊重學生,課堂中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做到了“以學定教”,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體現得比較好。
這節課形成了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大致模式,基本的教學環節值得推廣: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再讀課文,細致研讀;在研讀過程中教會學生讀書方法,并試著運用這種讀書方法。
教學中老師運用了多種手段,如出示地圖,西沙群島的錄像,學習伙伴小豆豆的出現等,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刺激了學生的表現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真正持續力來自內在的、自發的學習動機。而在這樣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表現欲望被激發并得到滿足。
教師抓住了“語言”這根語文課的命脈,先扶著學生學習語言,再放手讓學生學習語言。特別是,“海產品自我介紹”的活動設計非常巧妙──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學生要做海產品的代言人,就必須理解描寫海產品特點的詞語,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過程也非常到位,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
在教學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研讀中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教師要有必要的、畫龍點睛的講解。
《可愛的西沙群島》
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s版》二年級下冊25課《可愛的西沙群島》
教材與學情分析
課文介紹了位于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課文共有七個自然段,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介紹和說明,先寫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后寫英雄兒女守衛著祖國的南大門。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通過對西沙群島的美麗風景的描寫讓學生從讀中感受到祖國河山的美,感受到語言藝術的熏陶。依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在教學中應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求知欲和進取精神,注重培養朗讀能力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自主的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提高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 學習生字詞。
2、 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背誦有關的段落。
3、 了解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電腦出示西沙群島地圖。談話:在距離海南島東南約330公里的海面上,有一群島嶼,它們像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于萬頃碧波之中,它就是令人向往,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西沙群島是我國南海上的四大島嶼之一,他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有祖國南大門之稱。那么你
們想登上西沙群島游覽一番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25課:可愛的西沙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