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學設計及評析
這些詞語中藏著16個字,我們一定要把它們記住,你有好辦法嗎?
(出示生字條里的字,讓學生把識字的好辦法告訴大家。)
問一問,說一說。如:你知道什么(搶)字是什么(扌)旁嗎?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如:輪,擴詞為三輪車、車輪等詞語,理解詞意。
把詞語放到語言環境中去理解。如:同學們在討論問題多激烈呀!你還能用其它的詞語說句子嗎?(讓學生說一說)
你們真行!一休很想和你們成為好朋友!如果把這些字放在兒歌中,還能讀好嗎?(給足學生讀兒歌的時間)
請兩名學生讀兒歌,其余生聽后評一評。之后全班同學看著大屏幕上的兒歌,拍手讀。
今天我們識字的方法就是形聲結合識漢字,希望大家能掌握這種方法,使自己認識更多的漢字。
游戲:摘果子。秋天到了,農民伯伯的果園里碩果累累,我們一起去幫他們摘果子吧!(出示畫有果樹并貼滿果子的小黑板,找16 個同學到黑板前摘寫上字的果子,讀對了,大家伙跟著她讀,并把果子送給她。)
【設計意圖】 讓學生樂于學習漢字。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在情境中識字,利用學生已有經驗,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識字,字意的理解和字形的識記相結合,可以讓學生進行有意記憶,讓學生潛移默化的領悟了形聲字的特點,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三、 觀察檢驗,寫好漢字
過了這么久,田字格的字還能會讀嗎?(出示田字格里的字,隨
意指讀)
這些字不但要會讀,更要會寫。今天我們先來學寫兩個字“侖、輪”
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字,找出關鍵筆畫。
教師范寫,提示容易誤寫的筆畫和結構比例。
學生先描紅后仿寫,老師巡視。
展示學生書寫情況。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探究的基礎上,通過老師示范,用最直觀的手段向學生展示寫字的過程,讓學生從中領悟寫字的要點,掌握運筆的方法,最后欣賞評議生字,讓學生在自主、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寫好生字。
四、 拓展識字,注重積累
今天我們的識字方法是形聲結合識漢字,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邊
看電視邊識字,還能在街上識漢字……識字的方法很多,同學們要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爭當個識字大王!你在什么地方記住了哪些字?誰來說說?
聰明的一休夸咱們班的學生個個棒,他想和你們每個人都成為好朋友,你們愿意嗎?
【設計意圖】在生活中識字,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以外的學習渠道自主識字,這樣,學生既有識字能力,又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習慣。在生活中識字,學生等于插上了翅膀,在漢字的自由王國里展翅飛翔。
【整體設計意圖】本課設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和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為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和一休交朋友貫穿整節課始終,調動學生識字興趣,引導學生主動識字、學詞、讀兒歌,在自主探究中把握識字方法,理解字詞意思,在交往合作中自覺運用所學的字詞,做到學用結合。整個教學過程利用情趣牽引,借助游戲推理,注重實踐、引導積累和運用,體現自主性與實踐性,凸顯語文學習的特點。
【教學評析】這節識字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理念,創設了自主學習的情境,和一休交朋友貫穿整節課的始終,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和主動識字的愿望,采用開火車、摘果子等多種方式,開展識字比賽,通過不同活動鞏固識字,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意識、樂趣,鼓勵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激勵學生到生活中認識更多的漢字,有利于增強學生在多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較好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精神。積極引導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超越課堂,教師引導學生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識字,體現了開發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樣一個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