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六單元 揭開燃燒的秘密教案
(3)交流:遇到火災怎么辦?學生的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發生火災的情況。“遇到火災怎么辦”這項內容雖然被安排在本單元科學自助餐里,但為引起學生的注意,從學生安全意識的角度出發,教學時應有意將此環節提到重要的位置,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模擬表演如何撥打“119”火警、如何自救與逃生,以提高學生實際生活的能力。
(4)拓展活動:學生見過一些常見的滅火器,但親自制作“滅火器”也許是第一次。文中的拓展活動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補充了滅火的方法,還對二氧化碳能滅火的知識介紹做了驗證。
教學時,應親自讓學生動手嘗試,驗證二氧化碳滅火的作用。應注意的是:因教學時間有限,需教師另做安排。無論怎樣,都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另外,產生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教師可以適當補充。
【應變參考】學生設計控制自變量實驗的方法會有很多,教師對各種方法應給予關注。例如,關于需要一定溫度的研究,最簡單的研究方法是在一張鐵片上放一根火柴,不用酒精燈加熱也不在火柴盒上擦燃,無論放置多長時間火柴也不會自己燃燒,然后用酒精燈加熱這塊鐵片,一會兒,這根火柴就會燃燒,這個實驗操作簡單且極易說明燃燒需要一定的溫度。另外,也可將幾根火柴(或同樣物體)擺放在與焰火中心不同距離處,即書中鐵片上不同的位置,觀察處在哪個位置上的火柴先燃燒;也可將紙片、火柴、石頭等不同物體放在與焰火中心等距處,觀察哪些物體先燃燒。上述實驗,說明燃燒需要一定的溫度,不同物體的燃燒需要的溫度也不同。
【參考詢問要點】
(1)在閱讀火災事件,猜想起火原因后,要求學生設計控制變量的實驗,研究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因這個實驗是模擬實驗,需教師引導過渡:“同學們對起火的原因和燃燒需要的條件做了大量的猜想,那么怎樣驗證你們的猜想呢?今天我們不可能到大火現場去研究,但可以用身邊的物體做模擬實驗來揭開有關燃燒的秘密。看一看,實驗桌上的材料有哪些?這些材料和火災事件中的哪些材料有相象之處?你們將怎樣設計對比實驗?討論分工后進行驗證。”
(2)在研究燃燒需要一定溫度時,教師也可以這樣引導設計:“在一般情況下,紙片會自行燃燒嗎?點火后會怎樣?知道其中的道理嗎?”還可以這樣引導:“人們在點燃煤爐時,常常是先點燃廢紙或毛草,引燃木柴,最后引燃煤炭,這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