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
第二個問題是關于石英砂粒表面圖像的猜測。目的也是讓孩子們形象地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和巨大空間尺度差異之間的相似性,同時了解到科學研究中的觀察并不僅靠單純的人的感覺器官,很多時候需要借助其他的科學設備來延伸我們的視野。
第三個問題是解釋冰棍周圍白霧的成因。估計大多數學生很難分析出正確的答案。通過這個活動主要是使學生認識到依據經驗的判斷往往并不是科學的事實,推斷應該通過設計相應的實驗來驗證。科學是一門需要實驗驗證的學科。
第四個問題是一個課堂實驗活動。讓學生通過一個不太復雜而又似乎違反常識的實驗過程,體驗到學會科學知識,就能解釋很多平時認為是不可思議的現象。
第五個問題是對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一個小測驗。同時也將科學的本質、科學研究的特點和科學家的形象以簡明扼要的語言告訴了學生。求知欲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而且年齡越小,求知的欲望越強烈。孩子們對大千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纏著大人問這問那,不斷提出問題,原因就是孩子們想弄懂所有的事情。科學家的內心活動實際與孩子們一樣,想了解所有的事,想解釋事物是如何發展變化以及這個世界的存在方式。
從這一課開始,學生們將伴著《科學》教材不斷成長,不斷地積累科學知識。科學課程不光是為學生講授科學知識,領略自然的奧秘;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樹立學生的科學觀念,教會學生分析問題和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
以《打開科學之門》作為開篇,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喚起探究的欲望,初步地認識什么是科學,了解科學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建議本課使用2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圖中藏著什么?
導入:出示課本“動物的偽裝圖片
第1幅——木葉蟲 第2幅——花螳螂(若蟲) 第3幅——竹節蟲 第4幅——枯葉螳螂
提問:這四幅圖片中藏著四種昆蟲,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講述:自然界有這種隱藏本領的動物很多,我們一起跟著科學家的攝像機,看看動物偽裝的本領。
視頻:動物的偽裝。
目的:通過從背景中尋找動物的活動,使學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無窮和多姿多彩。”
這是什么?
導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圖像圖片。
提問:猜一猜這是什么?
活動:拿一顆實物砂粒讓學生觀察、比較,說實物與圖片有什么不同。
欣賞圖片:顯微鏡下的世界目的:讓學生了解觀察是科學研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但是在科學研究中,光憑感覺器官觀察到的內容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學儀器和設備來延伸觀察的尺度和范圍。
“白霧”從哪里來?
導入:出示冰棍。
提問:仔細觀察冰棍周圍,你有什么發現?
觀察:仔細觀察冰棍周圍的“白霧”,你認為這些“白霧”是從哪里來?
討論:學生邊觀察邊討論“白霧”是從哪里來。
交流: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質疑:你有什么方法能證明你的猜想?
交流:學生匯報方法,教師對問題進行分析,一起確定解決的方案。
活動:學生進行驗證實驗。
歸納:你的猜想正確嗎?講講你的理由。
目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可以用科學實驗的方法來驗證。
教后記:學生對科學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白霧問題不管怎樣提示,學生都說不到點子上。可能是天氣真是太熱了,學生難以觀察到白霧。另外,許多同學沒不帶冰棍來。